华阴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华阴一带200元能恋爱吗
华阴老腔还在山头回荡,路边擀面皮的热气依旧熏得人睁不开眼。可当我听见邻桌两个小伙嘀咕着“现在处对象,吃顿饭就得两叁百”时,脑子里冷不丁冒出这个念头:华阴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
记得零几年那会儿,县城的录像厅五块钱能待一下午。巷子尾的凉皮摊子,叁块钱一碗,小情侣分着吃,辣得直抽气还要抢最后一口。那时候的200块钱,能带对象在华山脚下转悠整天,坐缆车都够买两张票,剩下的够去老街买对红绳手链。
现在的两百块能干啥
前两天特意去城里转悠。电影票两张要九十,网红奶茶两杯叁十六,随便进个馆子没张红票子出不来。算来算去,这200元能恋爱吗?怕是连开场白都不够。
不过转念想想,在华山北峰看过日落的老李跟我说,他去年认识的现在的媳妇,就花了十八块——两根老冰棍,两瓶矿泉水,坐在玉泉院外的石阶上聊到星星出来。
城南开面馆的张嫂子更绝。她和丈夫相亲那天,两人在自家灶台前和面,臊子面的香味混着柴火气,这顿饭总共成本不到二十。现在孩子都上初中了,店里墙上还挂着当年那碗面的照片。
倒不是说非得寒酸才好。只是琢磨着,是不是我们把顺序搞反了?总以为要备足银子才敢谈感情,可那些看着拮据却长久的感情,反倒是先有了真心,日子才慢慢宽裕起来的。
西岳庙门口卖剪纸的阿婆今年七十叁了。她说年轻时老伴用半个月工资买了块呢子料给她做衣裳,那会儿的200块钱相当于现在大几千。可她最珍惜的,是去年老伴用边角料给她剪的一对鸳鸯。
所以华阴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或许该反过来问:当感情真要靠钱来衡量时,多少钞票才装得下一份真心?
黄昏时分我又转到老城墙下,看见卖糖炒栗子的大叔给媳妇剥栗子,热气腾腾的;凉亭里退休教师拉着二胡,老伴在旁边打拍子。这些瞬间,哪样是标着价的?
200元能恋爱吗?能,也不能。若把它当门票,恐怕连门槛都迈不过;要是当调料,或许真能炒出滋味的。就像这华阴的老街道,青石板路走着走着,总会遇见让人心头一热的光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