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州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街巷见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8 14:01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初到漳州站

车子在漳州火车站附近停下,我拉开车门,一股混合着汽车尾气和路边小吃摊烟火气的味道扑面而来。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,拖着行李箱的旅客行色匆匆,喇叭声、招呼声、广播声混成一片,热闹得很。我站定,环顾四周,决定不急着走,就在这车站周边的街巷里随便转转,看看能碰见些什么。

顺着人流,我拐进了一条与主干道垂直的小巷。这里仿佛是两个世界,一下子就把车站那种程式化的喧嚣隔绝开了。巷子不宽,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一楼则被改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店铺。五金店的老板正蹲在门口修理着什么,叮当作响;理发店里传来嗡嗡的吹风机声音,镜子里映出老师傅专注的神情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再往里走,生活气息就更浓了。几家小餐馆门口支着简陋的桌子,几个看起来像是附近做工的人正围着吃面,一边吃一边用本地话大声聊着天,我虽听不太懂,但那爽朗的笑声很有感染力。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娘坐在店门口,慢悠悠地剥着毛豆,脚边趴着一只懒洋洋的土狗,对过往的行人爱答不理。这种景象,让人心里莫名地就安定下来。

我注意到,在漳州火车站附近的这些街巷里,时间的流速似乎都变慢了。这里没有赶火车的紧迫感,只有日复一日的寻常日子。一位老人坐在一把竹椅上,听着收音机里的闽剧,眯着眼睛,手指轻轻在膝盖上打着拍子。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,他察觉到我的目光,朝我友善地笑了笑,又继续沉浸在他的戏曲世界里了。

走到一个岔路口,我看到几个流动的水果摊,橙子、香蕉、还有本地特产的荔枝,摆得满满当当,颜色鲜亮,看着就喜人。摊主是个大姐,很热情地招呼我:“小伙子,尝尝嘛,刚摘的,甜得很!”我买了两斤,她一边称重一边跟我唠嗑,问我是不是来旅游的,还随口推荐了附近几个不用门票也值得一看的老地方。这种不经意的热情,比任何旅游指南都来得真实。

傍晚时分的转变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路灯次第亮起。车站周边的街景又开始变化。下班的居民多了起来,电动车铃声响个不停。小餐馆的灯光变得格外温暖,炒菜的香味一阵阵飘出来,勾得人肚子咕咕叫。那些白天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店铺,在夜色和灯光的映衬下,竟然也生出几分朦胧的美感。

我站在巷口,看着这街巷见闻从白昼过渡到夜晚。我想,每个城市大概都有这样的地方吧,它们紧挨着交通枢纽,却固执地保留着自己最本真的生活节奏。它们是城市的另一张面孔,不那么光鲜,却充满了血肉和温度。火车站迎来送往,是故事的起点和终点;而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,则默默承载着这些故事里最细腻、最接地气的部分。

手里的荔枝沉甸甸的,散发着甜香。我转身,重新汇入车站广场的人流,感觉像是刚从一场短暂的、对于生活的梦里醒来。这一圈走下来,看到的、听到的、闻到的,都比坐在车里匆匆一瞥要丰富得多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