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崃海选场子,邛崃会场选拔活动
要说最近咱们邛崃城里什么话题最热,那肯定要数正在进行的海选活动了。走在街上,总能听见街坊邻居在讨论这事儿——谁家孩子报名了,哪个节目特别精彩,反正茶余饭后都绕不开这个话题。
说起来,这个海选还真有点儿意思。它不像电视上那些高高在上的选秀,反而特别接地气。报名的都是咱们身边的普通人,有的是学校里的学生,有的是上班族,还有退休的叔叔阿姨也来凑热闹。就在上周,我还亲眼看见隔壁老王带着他孙女去参加海选,小姑娘唱了首童谣,虽然调子跑了点儿,但那认真的模样可爱极了。
热闹非凡的选拔现场
邛崃海选场子设在老城区的文化广场,这可是个热闹地方。每到周末,那里就挤满了人。舞台不算太大,但布置得挺像样,音响效果也还不错。主持人特别会调动气氛,动不动就把台下观众逗得哈哈大笑。
我特别记得有个小伙子,看上去二十出头,抱着把吉他自弹自唱。说实话,刚开始大家都没太在意,该聊天的聊天,该玩手机的玩手机。可当他唱到副歌部分,整个场子突然安静下来了。那歌声里的感情特别真挚,像是在讲述他自己的故事。唱完后,台下静了好几秒,然后爆发出特别热烈的掌声。
这就是邛崃会场选拔活动最打动人的地方——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些藏在民间的“高手”。他们可能就是你每天在菜市场遇见的那个卖菜的小伙,或者是小区门口那家理发店的理发师。
评委们也挺有意思,不是那种板着脸打分的专家,而是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和群艺馆的老师。他们点评时特别实在,既会指出问题,也会真诚地夸奖。有个评委对一位跳舞的大妈说:“您这舞跳得,比很多年轻人都带劲儿!”把大妈乐得合不拢嘴。
说到大妈,这次海选还真是中老年人展现自我的好机会。广场舞队伍来了好几支,个个精神抖擞,服装统一,跳起来那叫一个整齐。还有位老爷子表演快板,现编现唱,把咱们邛崃这些年的变化都编了进去,词儿编得特别溜,台下的年轻人听了都直竖大拇指。
年轻人呢,表演的节目就更多样了。有跳街舞的,那动作利落得很;有玩摇滚的,乐队配置齐全;还有表演相声的,段子都是根据本地生活改编的,特别接地气,笑点一个接一个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个有趣的事儿。海选进行到一半时,突然下起了小雨。工作人员忙着给设备遮雨,台下观众不但没散,反而纷纷撑起伞继续看。组织者本来想暂停,可台上的选手说啥都不肯停,坚持要在雨中把节目演完。那一幕挺让人感动的,雨水根本没浇灭大家的热情。
其实想想,这个海选活动早就超出了比赛的范畴。它更像是个大聚会,把平时各忙各的街坊邻居聚在了一起。台下认识的、不认识的,都会为台上的精彩表演鼓掌。有时候选手紧张忘词了,台下还会有人带头鼓掌鼓励。这种温馨的氛围,在别的地方还真不太多见。
每次海选结束,人们都迟迟不愿散去。认识的、不认识的围在一起讨论刚才的节目,交流着各自的看法。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模仿着刚才看到的表演。那种热闹劲儿,让人感觉整个邛崃城都活了起来。
说到这个邛崃海选场子带来的变化,最明显的就是给有才艺的人提供了展示的机会。以前很多人可能就是在家里自娱自乐,现在有了这么大的舞台,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演,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件挺了不起的事。
我听说,通过这次邛崃会场选拔活动,还真发现了不少优秀的民间艺人。有的被推荐参加更大型的演出,有的组成了固定的表演团队。这不,最近文化馆正在筹备暑期文艺汇演,就直接从海选活动中挑选了好几个节目。
现在啊,每到周末,大家都习惯性地往文化广场跑。就算不参加比赛,去看看表演、凑凑热闹也是件乐事。这个活动把咱们这座小城的文化生活搅动得红红火火的,让平凡的日子多了不少期待和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