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成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荣成汉子偏爱的小巷弄
石板路和老砖墙
要说荣成男人为啥总爱往小巷子里钻,这事儿还真得从巷子本身说起。您要是白天来,能看见叁五成群的爷们儿蹲在墙根下晒太阳,手里夹着烟,脚边搁着茶缸子。他们说话声音不高,带着海蛎子味的方言在巷子里打着转儿。老张就常跟我说:“在这待着,心里踏实。”巷子窄,两边的墙都快挨着了,可这份拥挤反倒让人安心。
巷子里的石板路被磨得油光发亮,墙角厚厚的青苔藏着潮湿的海风气息。荣成的汉子们不爱去新修的滨海大道扎堆,偏喜欢这些快百岁的老巷。渔船回来早了,他们拎着刚上岸的螃蟹拐进巷子;遇到烦心事了,也是钻进巷子走两圈。你说怪不怪?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弄,像是长在荣成男人骨子里的导航。
烟火气里的日子
傍晚时分,巷子就活泛起来了。李家媳妇在门口支起小桌,她男人正蹲在那儿刮鱼鳞;隔壁传来滋啦啦的炒菜声,香味能飘过整条巷子。老陈端着饭碗串门,站在王家门口就能聊上半天。这种烟火气,是高楼小区里寻不着的光景。
我认识的老渔民王叔,每天雷打不动要穿过叁条巷子去买酒。他说这不是图近便,是要听听巷子里的动静——谁家孩子考上学了,谁家船要修了,全在走巷子时听说。荣成男人在这儿交换消息,也交换心情。有时候看见两个男人站在巷口抽烟,半天不说一句话,但那份默契,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。
现在年轻人往城里跑,巷子里多是些上了岁数的。可奇怪的是,每逢过年过节,在外工作的儿子辈、孙子辈回来了,还是会跟着老爸钻进巷子。年轻人刚开始不理解,待上几天就明白了——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弄,连接着荣成男人最真实的生活。
巷子深处的记忆
每条巷子都有说不完的故事。拐角那棵歪脖子树,拴过多少人的童年;井台边的青石条,坐过几代人的夏天。老辈子人说,这些巷子比现在的大路都老,当年就是靠着这些巷子,把整个荣成串成了渔村。
我特别喜欢看下雨时的巷子。雨水顺着瓦檐滴成线,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。这时候要是有个荣成男人打伞经过,那身影在雨雾里显得特别从容。他们熟悉每条巷子的脾气,知道哪块石板松动了要避开,晓得哪个院墙探出的石榴树最甜。
如今城市变了模样,好多老巷子在地图上慢慢消失。可荣成的男人们还是固执地认这些路,就像认自己的掌纹。新来的邻居可能不知道,为什么老王每天非要绕远走这条小巷回家。其实啊,他绕的不是路,是半辈子的习惯,是扔不下的念想。
巷子口的早餐摊还在,凌晨四点就亮起灯。赶早海的男人们在这里喝碗热粥,然后消失在巷子深处。他们的身影被晨光拉长,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——这是独属于荣成的晨曲,在这些男人偏爱的小巷弄里,日复一日地奏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