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高安站后巷弄风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38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我打小就熟悉。每次从外地回来,一出站总能闻见那股熟悉的味道——煤烟混着饭菜香,像是家乡伸出的双手,一下子就把你搂住了。

这条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老房子几乎要贴到一块儿。墙角青苔长得厚实,雨天踩上去软绵绵的。清晨五点半,第一笼包子出锅时,蒸腾的热气能把整条巷子都弄得雾气昭昭的。卖豆浆的刘嫂总是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,见到熟客就多舀半勺:“刚下火车吧?趁热喝。”

巷子里的老面孔

往里走十来步,王师傅的修车铺准时开张。他那辆二八大杠在巷口停了少说二十年,铃铛都锈住了,可车铺里的工具擦得锃亮。老街坊的自行车出了毛病,都爱往他这儿推。“这链条该上油了,”他边拧螺丝边唠嗑,“就像人得常回家看看,车也得常保养。”

再往里,裁缝铺的陈阿姨正踩着缝纫机。那台老蝴蝶牌陪了她叁十年,咔嗒咔嗒的声音比火车站的大钟还准。有回我裤脚开了线,她叁针两线就给缝好了,死活不肯收钱:“顺手的事,你们在外头奔波不容易。”

傍晚时分,放学的小孩们背着书包在巷子里追逐。他们管这叫“火车巷”,因为总能听见墙外火车经过的轰隆声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告诉我,她最喜欢数火车车厢,虽然从来没能数清过。

烟火气息最暖心

要说这高安站后巷弄风情,最动人的要数晚饭时分。家家户户的窗户都亮起暖黄的灯,炒菜声、电视声、说笑声混成一片。李大爷总爱端着饭碗坐在门槛上,看见晚归的邻居就招呼:“来家里添个菜?”

巷尾那棵老槐树底下,常有几个老人下象棋。他们不太说话,就听着墙外火车进站的汽笛声,手里的棋子不紧不慢地落下。有回我问他们在这住了多久,最年长的赵爷爷笑了:“从这条巷子还是土路时就在喽。”

夜深了,巷子才渐渐安静下来。只有火车站每隔一小时传来的汽笛,像母亲的呼唤,在月光里飘得很远。这时你若从巷头走到巷尾,能看见各家窗台上晾的辣椒、腊肉,还有盆栽的月季,在夜风里轻轻摇曳。

其实这条高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说起来再普通不过。没有网红打卡点,也没有特别的故事。可就是这样寻常的烟火气,让每个归乡人的脚步都变得轻快。你知道在那盏路灯转弯处,永远有等着你的灯火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