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山同城饮茶,鹤山本地茶聚推荐
鹤山同城饮茶,鹤山本地茶聚推荐
早晨七点半的阳光斜斜照进老街,巷口点心车的蒸笼正突突冒着白气。站在街角犹豫今天喝什么茶的时候,手机突然响起——是茶友群在召唤:“老地方,今天有春摘凤凰单丛”。这条信息像刚沏好的茶汤,瞬间唤醒了整个早晨。
藏在街巷间的饮茶地图
要说在鹤山饮茶,光知道几家连锁酒楼可不够。建设路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茶楼,至今还保留着手推车服务。阿姨推着热气腾腾的点心车穿梭在桌间,掀开蒸笼那刻,虾饺的粉嫩和烧卖的油光总让人忍不住多要两笼。老板每天五点亲自去市场选料,他说:“豉汁凤爪要挑肉厚带茧的,蒸出来才够胶质。”
而更地道的去处,往往藏在居民楼底层。比如新城广场后街那家家庭式茶室,老板娘是潮汕人,特意从老家运来工夫茶具。第一次去时,她正在给客人演示“关公巡城”,茶壶在七个茶杯上方轻盈翻转,橙红的茶汤均匀落在每个杯里,那手艺看得人移不开眼。
上周末在古劳水乡发现的河边茶居更让人惊喜。坐在榕树荫下,就着河风品茶,偶尔还有小船载着刚采摘的蔬菜经过。老板直接从船家手里买来菜心,简单白灼后淋上豉油,那份清甜至今还记得。
当饮茶遇上同城茶聚
去年开始,鹤山本地的饮茶圈子悄悄起了变化。原来各自饮茶的街坊,渐渐通过微信群组成了各种“茶友团”。现在周末约茶,再也不愁找不到茶伴。上周六的茶聚就约在沙坪城区新开的园林茶舍,八个人带了五种茶叶,从云南普洱到英德红茶,茶壶从早到晚没停过火。
最有趣的是尝到茶友自烘的柑橘普洱。他把新会柑掏空填满熟普,在家用炭火慢慢烘了叁天。拆开棉纸那刻,柑橘清香混着茶香扑面而来,冲泡后茶汤红亮透润,入口绵滑,大家吵着要跟他学制茶。
茶室老板看我们聊得热闹,特意送来配茶的话梅花生。那是用十年陈话梅和香料慢慢煨煮的,花生仁吸饱了梅子的酸甜,与武夷岩茶的矿物质的滋味特别搭。后来我们干脆把聚会定成每月一次的“鹤山同城饮茶日”,轮流推荐隐秘的好茶室。
本地茶点的时令智慧
在鹤山饮茶,点心跟着季节走。春天茶楼会供应艾草糕,用的是田边新鲜的艾叶;夏天必有冰镇南瓜糕,淡黄的糕体透着凉意;秋风吹起时,芋头糕里的虾米香格外浓郁;到了冬日,那碗猪脚姜醋就成了每桌必点。
记得有次在宅梧镇的农家乐,遇到位做了四十年点心的老师傅。他做的糯米鸡不用荷叶而用芭蕉叶包裹,蒸好后带着植物特有的清香。他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法子:“芭蕉叶每年端午前后最肥厚,那时候包的糯米鸡味道最好。”
现在年轻人也给传统茶点带来了新意。有家创意茶室把陈皮红豆沙做成慕斯蛋糕,配着凤凰单丛吃,竟意外地和谐。还有用本地凉粉草制作的茶冻,淋上蜂蜜后与普洱真是绝配。
茶凉了又续,续了又凉。看着窗外渐渐多起来的行人,忽然觉得在鹤山这座城市,饮茶早已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。它是老街坊雷打不动的晨间仪式,是年轻人周末放松的去处,更是连接着每个鹤山人的生活方式。下次茶聚已经约在龙山公园旁的观景茶室,据说那里傍晚能看到最美的落日。要不要一起来试试?茶位永远留着你的那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