巩义火车站后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街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48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巩义火车站后面那条小巷子,我打小就熟。每次从外地回来,拎着行李穿过站前广场,总会下意识朝那个方向望一眼。说也奇怪,明明火车站周围这些年拆了建、建了拆,唯独这片巷子像是被时光遗忘了,还保留着二十年前的模样。

巷口那家修鞋摊还在,王师傅的头发又白了几分,手上活儿计却半点没慢。我上回找他补皮鞋,他捏着鞋帮端详半天:"现在年轻人哪还修鞋哟,都是穿旧就扔。"话是这么说,针线在他指间穿梭得依然利索。巷子里的青石板被磨得发亮,下雨天会泛起温润的光,墙角青苔绿得发亮,比城里花坛精心养护的草坪更有生机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往深处走,空气里飘着老陈家的芝麻饼香。他家炉子支在门口,第叁块火候最好,外酥里嫩,我每次都要掐着点去买。隔壁理发店还是五块钱一位,老师傅用推子时总爱絮叨:"别看那些发廊花哨,真要说修边幅,还得是咱这老手艺。"巷子中段有口老井,虽然早就通了自来水,但老街坊还是习惯来这儿打水洗菜,说这井水洗的菜特别甜。

住在巷尾的李奶奶前天还在井边择韭菜,看见我就招呼:"娃回来啦?晚上包饺子,来家里吃两口?"她家窗户总是开着,窗台上那盆茉莉花开得正盛,香味能飘出半条巷。这种亲近劲儿,在城里高楼住上十年也未必能有。

其实要说这条巷子有什么特别,倒真说不上。它和所有老城区的巷弄一样,电线在头顶交错成网,各家晾晒的衣服在风里飘摇,傍晚时分谁家炒菜的香味都能闻出来。可偏偏是这些寻常景象,组成了最鲜活的生活图景。火车站旁的小街巷就像个老朋友,不管你在外面经历什么,回来时它总在原地,用最熟悉的样子迎接你。

昨天路过巷子,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相机在拍什么。问起来,说是专程来找"城市记忆"。我忍不住笑了——我们日复一日经过的寻常景物,在别人眼里倒成了风景。不过转念一想,或许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,才最经得起时光打磨。就像巷子口那棵老槐树,春天开花,夏天遮阴,秋天落叶,冬天枯枝,年年如此,却让每个季节都值得期待。

黄昏时分,我站在巷口回头看。夕阳把巷子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,火车站传来的汽笛声悠长而遥远。有晚归的自行车铃叮当作响,有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,有隔壁传来的新闻联播片头曲。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,比任何音乐都动听。我突然明白,这条巷子之所以让人留恋,不是因为它有多特别,而是它承载了太多人最真实的生活痕迹。

临走时又买了两个芝麻饼,老陈往袋子里多塞了一个:"带着路上吃。"简单一句话,却让心里暖烘烘的。这条巩义火车站后的小巷子,或许在城市建设的地图上只是个小点,但在很多人心里,它代表着一种稳稳的幸福。火车站旁的小街巷不会说话,却用它的方式记录着时光,守护着寻常日子里的温情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