鹰潭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5:41:48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网上冲浪时,看到一条让人忍不住"嚯"一声的新闻——鹰潭有个初中生,花了整整八百块钱,就为了打一通叁小时的电话。说真的,我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,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:这孩子该不会是被人骗了吧?

仔细了解才发现,事情比想象中复杂得多。这个初中生叫小磊,平时住校,家里管得严,手机每周只能用两小时。这次破天荒花掉攒了半年的零花钱,是因为从小最疼他的奶奶生病住院了。奶奶在邻省老家,小磊没法回去看望,这才咬牙拨通了这通天价长途。

通话背后的故事

你可能要问了,现在微信视频这么方便,为啥非要打电话?原来小磊奶奶用的是老年机,只会接打电话。医院信号不好,视频总是卡顿,反倒是语音通话更清晰。这八百块钱里,有六百是国际长途费——奶奶在境外亲戚家休养,剩下两百是手机欠费后找同学借的利息。

小磊在电话里没敢说花了这么多钱。他先是假装轻松地和奶奶聊家常,问奶奶今天吃了什么药,腿还疼不疼。后来奶奶说起他小时候淘气的事,他就在电话这头偷偷抹眼泪。这叁小时里,他把自己这学期得的奖状都念给奶奶听,还保证期末要考进前十名。

说实话,听到这里我鼻子有点发酸。现在很多孩子沉迷网游充值时眼都不眨,可这个鹰潭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花的每一分钱都透着对奶奶的牵挂。

这事在网上传开后,评论区挺热闹的。有人吐槽通讯资费太贵,有人说这孩子太傻不知道用网络电话。但更多当父母的人表示理解,说现在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重感情。我邻居张姐看完新闻,当晚就给她外婆打了个电话——虽然只聊了二十分钟,但老人家高兴得逢人就说。

其实这样的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事件,在咱们生活中并不少见。去年杭州有个高中生,每天打工两小时,就为了周末能和在外地打工的妈妈视频。现在很多人都习惯了用文字消息交流,反而忘了听见亲人声音时那种温暖的感觉。

小磊事后在日记里写:"听见奶奶笑的那一刻,觉得这钱花得值。"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。在我们斤斤计较话费套餐时,有些情感连接确实没法用金钱衡量。当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打天价电话,而是说有时候,为在乎的人"奢侈"一次也挺好。

这事还有个后续:当地运营商了解到情况后,主动联系学校表示可以为住校生提供优惠通话套餐。而小磊的爸爸知道真相后,不但没责怪儿子,反而每周固定带他去给奶奶打电话。你看,这通特别的电话,不经意间成了连接两代人的纽带。

现在偶尔看到路边电话亭,我还会想起这个鹰潭初中生的故事。在这个随时随地都能视频的年代,或许正是某些"不划算"的付出,让我们重新认识到:最珍贵的通讯工具,其实是我们愿意为爱停留的时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