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品茶上课群,梅州茶艺学习交流组
最近总被朋友问起,你怎么对茶懂得这么多?是不是偷偷报了班?其实啊,还真有个好去处——就是我们梅州本地的品茶上课群,现在改名叫梅州茶艺学习交流组了。说起这个群,那可真是我们这些茶友的宝藏基地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江北老街的一家茶室。推开木门,茶香混着老建筑的木香扑面而来。组长阿斌正摆弄着茶具,看见我站在门口犹豫,笑着招手:“来,正好水温了,尝尝今年的冬茶。”那天的凤凰单丛,带着天然的蜜兰香,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味蕾。
从喝茶到懂茶
以前觉得喝茶就是抓把茶叶泡水,入了群才知道,光是泡茶的水温就大有讲究。绿茶80度左右,乌龙要沸水高冲,红茶又不一样。有一次我拿滚水泡龙井,被老茶友提醒:“这样会把嫩芽烫坏的。”果然,茶汤又苦又涩,完全没了那股鲜爽。
群里每周都有线上分享,有时是老师傅讲解梅州本地茶叶的特点,有时是茶友分享淘到的好茶。最有趣的是那个退休的老教师,每次都要强调:“品茶别急着咽,让茶汤在嘴里转一圈,感受它的厚度和香气变化。”慢慢地,我真的能分辨出石坑乌龙特有的山韵,还有白叶单丛那股子栀子花香。
实际操作比听理论难多了。第一次在大家面前泡茶,手抖得差点把盖碗打翻。坐在对面的林姐轻声说:“别紧张,把心静下来,茶就听话了。”说来也怪,调整呼吸后,注水的手真的稳了,那泡茶居然泡出了难得的甘醇。
茶香里的故事
在这个梅州茶艺学习交流组里,学到的远不止泡茶技巧。每个爱茶的人,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。开小饭店的陈叔说,忙完午市歇业的空当,一定要泡壶茶独坐片刻:“这半小时的茶,能把整天的疲惫都冲淡。”
上个月,我们组织去茶山参观。站在海拔八百多米的茶园里,看着云雾从身边流过,终于明白什么叫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。采茶阿姨教我们辨认一芽两叶,手指在茶丛间轻巧地跳跃。可轮到我们上手,不是采老了就是碰伤了嫩芽。这才懂得,杯中的每片茶叶都来之不易。
回来的路上,开茶庄的群主说了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:“我们梅州人喝茶,喝的是人情味。茶好不好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和谁喝,怎么喝。”这话让我想了很久,确实,在这个越来越快的时代,能静下心来和朋友喝杯茶,本身就是件很幸福的事。
现在每次泡茶,都会想起群里老师说的:水要烧开,心要静下来,茶叶要慢慢舒展。其实做人做事不也一样?有时候太着急,反而品不出生活的真味。茶凉了可以再续,人累了也可以停下来,给自己泡壶茶。
如果你也在梅州,对茶感兴趣,不妨来我们这个梅州品茶上课群坐坐。不用带多好的茶叶,带颗想了解茶的心就够了。说不定下一场茶会,我们就能在茶香中相遇,一起聊聊对于茶的那些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