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站街快餐约学生,济南学生快餐约会聚集
最近路过济南一些老街区,总能看到些叁五成群的学生模样年轻人站在街角。他们不像在等人,也不像在闲逛,就那么站着,时不时低头看看手机。这场景让我想起网上流传的“济南站街快餐约学生”的说法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难道这些孩子真的在通过这种方式找快钱?
有天傍晚,我在文化西路碰见个戴眼镜的男生,看着挺斯文。他站在便利店门口,书包还背在身上。我假装等人的功夫,跟他搭上话。聊开后才知道他叫小陈,是大二学生。“家里给的生活费实在不够用,”他苦笑着说,“同学都换新手机了,我连聚餐都不敢去。”他坦言这样“站街”接单已经两个月,主要做陪聊、代写作业,偶尔也接“特殊要求”。
这条街的白天与黑夜
小陈告诉我,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白天只接正经活,晚上才考虑其他。有次他遇到个出手大方的中年人,非要带他去酒店“谈心事”。他在酒店楼下转了叁圈,最后还是跑回了学校。“那晚我在操场坐到天亮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”
像小陈这样的学生在济南还真不少。另一天我在山师东路碰到个姑娘,她说自己是艺考生,买画材开销大才出来接活。“开始只想赚点零花钱,后来发现来钱太快,就陷进去了。”她说话时一直捏着衣角,指甲油掉了都没空补。
这些学生大多聚集在商业区周边,用社交软件接单。有人专门建了群组,新生进去还有“前辈”带路。他们管这叫“济南学生快餐约会聚集”,听着像普通联谊,实际上水深得很。
我认识个奶茶店老板,他说经常有学生在他店里等人。“见面聊几句就一起走了,有的直接上车。”有回他听见两个女生算账,这个月居然挣了普通白领两倍的工资。
这种来钱快的活儿就像温水煮青蛙。刚开始都觉得自己能把持住,可真踏进去就很难回头。小陈现在晚上睡不着,白天上课老走神,成绩滑得厉害。他说最难受的是过年回家,爸妈夸他懂事知道勤工俭学,他躲在卫生间偷偷扇自己耳光。
有次我在芙蓉街看见个熟面孔,是以前采访过的大学生。她画着浓妆,挽着个中年男人的胳膊。我们眼神对上那刻,她慌忙别过脸去。后来她发短信说,下学期就要搬出宿舍了,因为“业务”太忙。
这些孩子刚开始都想着“就干几次”,可钱来得太容易,消费水平上去了就下不来。新款的手机、限量的球鞋、高级化妆品,这些东西像无形的钩子,把人越拽越深。
晚上路过这些街道,霓虹灯下的年轻面孔格外刺眼。他们本该在图书馆啃书,在球场挥洒汗水,现在却站在这里待价而沽。偶尔能看到他们聚在711门口吃关东煮,笑得没心没肺,可眼神里的空洞藏都藏不住。
我最后见小陈是在洪家楼教堂前,他说终于找到正经家教工作了。“虽然钱少,但睡得踏实。”他转身离开时,我看见他书包带子断了用线缝着,但那背影比两个月前挺直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