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泸州品茶评选初选工作坊
泸州这座城,总带着点悠闲的味儿。走在街上,时不时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,像是这座城市自带的背景音乐。最近听老茶客们提起个新鲜事,说城里冒出个“泸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,听着就挺有意思的。这不,顺着茶香就找过去了。
推开工作室那扇木门,里头的光景让人眼前一亮。几个老师傅正围着茶台忙活,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茶叶,有本地的特早茶,也有些叫不上名字的稀奇品种。空气里飘着的茶香更浓了,还夹杂着些热烈的讨论声。
茶香里的热闹事儿
“您尝尝这个,”一位老师傅递过来个小茶盏,“这是咱泸州纳溪新出的头春茶。”我接过来抿了一口,清冽中带着回甘。“这是在准备什么大活动吗?”我好奇地问。旁边另一位穿着中式褂子的老师傅笑着接话:“咱们这儿啊,其实就是个‘泸州品茶评选初选工作坊’,简单说就是把各地的好茶先过一遍,挑出些够格的再往上报。”
原来这工作室就是个初筛的地方。茶农们把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茶叶都送到这儿来,由这些老师傅们先品一品。有意思的是,他们评茶的方式很特别,不光看茶叶的品相、闻干茶的香气,更看重冲泡后的表现。我注意到他们每个人手边都有个小本子,时不时记上几笔。
“这工作可不轻松,”最开始递茶的那位老师傅叹了口气,“一天要尝几十种茶,舌头都快麻了。但想到能让好茶不被埋没,再累也值。”他说着又换了套茶具,准备尝下一种茶。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,忽然觉得这看似简单的工作,其实肩负着不小的责任。
屋角的竹筐里堆着不少茶叶样品,都用小布袋装着,系着标签。偶尔有茶农送新茶来,老师傅们都会停下手里的活,仔细问清楚产地、采摘时间这些细节。那种认真的劲儿,像是在对待什么宝贝似的。
在这儿呆了大半天,看着茶叶在热水中舒展,茶汤由浅变深,突然对“茶文化”这几个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。原来所谓的文化,就藏在这些日常的品评和选择里,藏在每一个认真对待茶叶的人身上。这间工作室就像是个小小的驿站,让好茶在这里稍作停留,然后继续它们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