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底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200元左右的娄底情感故事
傍晚的娄星区政府广场上,老陈蹲在花坛边抽烟,手机屏幕还亮着刚才的聊天界面。“两百块够干啥?”他嘟囔着把烟头摁灭。微信那头是在附近镇上认识的超市收银员,两人约好晚上去涟滨街吃烧烤。
其实老陈心里清楚,在娄底这种小城,两百块钱能买叁斤卤虾加两瓶啤酒,还能剩下打车钱。但要说靠这个谈感情,连电影院里的小情侣都会撇嘴。可偏偏就是这种微妙的价位,在这座湘中城市里悄悄流转着。
夜市摊前的真实温度
涟滨街的烧烤摊油烟缭绕,戴白色厨师帽的老板正翻动着铁板上的豆腐。老陈到的时候,小芳已经坐在塑料凳上剥着毛豆。她今天特意换了条碎花裙子,在油腻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新。
“点个炒粉就行。”小芳把菜单推回来,睫毛在路灯下扑闪。老陈还是加了份小龙虾,红艳艳的虾壳堆了满桌。两人中间隔着塑料筐,虾壳渐渐堆成小山。小芳说起超市里遇到的奇葩顾客,老陈讲着工地上新来的实习生,两百块钱的宵夜吃了两个钟头。
晚风带着栀子花香飘过,小芳突然笑起来:“比上次相亲强多了,那人在星级餐厅刷信用卡,字签得跟医生开处方似的。”老陈望着她嘴角的油渍,突然觉得娄底夜晚的温柔,原来都藏在这市井烟火里。
结账时老板少算了零头,老陈用省下的钱在隔壁小店买了支玫瑰花。小芳接过去时,耳根比虾壳还红。
清晨菜市场的约定
周末的清早,老陈出现在洞新市场。卖豆腐的阿姨认得他,切豆腐时多给了半块。“追姑娘呢?”阿姨的打趣让老陈差点把豆腐摔了。小芳今天休息,说要教他挑新鲜的排骨。
潮湿的过道里,小芳捏着排骨翻来覆去地看:“要选粉红色的,压下去能弹回来。”她的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,老陈盯着她沾着面粉的指尖出神。两百块钱在菜市场变得格外经用,最后提了满手的青椒、土豆、活虾,还有块漂亮的五花肉。
在小芳租住的单间里,老陈负责洗菜,她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。阳光从防盗窗钻进来,把她的身影投在墙上。油锅滋啦作响时,老陈突然想起什么,转身下楼买了瓶果粒橙。
“乱花钱。”小芳嘴上这么说,却把金黄的煎豆腐夹到他碗里。这顿午饭花费不到八十,剩下的钱他们买了电影票,在黑暗里分享同一桶爆米花。
从影院出来时华灯初上,小芳突然说:“其实我前男友总带我去高级餐厅。”老陈愣神的功夫,她笑着挽住他胳膊:“但都没今天这顿好吃。”
老陈望着老街两旁的老式招牌,忽然明白所谓娄底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不过是愿意把有限的条件,过出无限的心意。超市收银员和工地技术员,在这座小城里,用最普通的方式温暖着彼此。
后来他们常去孙水公园散步,看大爷们在亭子里下象棋。有次遇到卖红糖糍粑的推车,热乎乎的糯米团子沾着黄豆粉,五块钱就让两人笑得像孩子。小芳说要把这些写进日记里,等老了坐在藤椅上慢慢读。
老陈现在还会经过区政府广场,有时看见蹲在花坛边抽烟的年轻人,总会想起那个犹豫的傍晚。手机震了一下,是小芳发来消息说买了新鲜草莓。他加快脚步,心想明天该带她去吃新开的羊肉粉店。娄底的春天暖得恰到好处,连风都带着甜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