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首泄火的小巷子,界首小巷的消暑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3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夏日的界首老城区,像被闷在蒸笼里似的。柏油马路晒得发软,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,连街边的老黄狗都趴在树荫下吐着舌头。这时候,人们不约而同地往那条窄窄的小巷子里钻——就是被当地人戏称为"泄火巷"的地方。

这巷子名字起得实在有趣。头一回听人说"去巷子里泄泄火",我还当是去吵架消气呢。后来才明白,这里说的"火",是暑气,是燥热,是浑身黏糊糊的那种难受劲儿。

巷子里的穿堂风

要说这巷子有什么特别,其实就是两排老房子自然形成的窄道,宽的地方能并排走叁个人,窄处还得侧身过。可怪就怪在这儿,不管外面多热,一进巷口,立刻就能感受到那股子凉飕飕的穿堂风。这风像是被巷子捏住了形状,不偏不倚地从这头吹到那头,带着老墙青苔的湿润气息。

巷子两边的人家都敞着门,能看见屋里的竹帘子被风吹得轻轻晃动。有位摇着蒲扇的老爷子坐在门槛上,他说在这住了六十多年,夏天的午后都在巷口乘凉。"这风啊,比空调舒服,"他眯着眼睛,"空调吹多了骨头疼,这风是活的,有地气。"

确实,站在巷子里,能感觉到风是流动的,时而强时而弱,像在呼吸。汗水很快就被带走了,剩下的是清爽。几个孩子趴在青石板上玩弹珠,他们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,显得特别清脆。

界首泄火的小巷子这个说法,大概就是这么来的——不是真的有什么火要泄,而是这地方真能让人从里到外凉快下来,心里的烦躁也跟着散了。

消暑的老法子

巷子深处有口老井,井水冬暖夏凉。这时候总有人打水上来,不是喝,是用来擦身子。用井水浸湿毛巾,往脸上一抹,那滋味,比吃冰棍还痛快。偶尔有挑着担子卖凉粉的小贩穿过巷子,担子两头晃晃悠悠,碗里的红糖水跟着轻轻荡漾。

隔壁院子的李婶端出刚煮好的绿豆汤,给乘凉的邻居们都盛上一碗。她说夏天火气大,得喝点绿豆去去火。这话听着朴实,却有着老辈人传下来的生活智慧。大家坐在小马扎上,一边喝汤一边闲聊,话题从天气到收成,从孩子成绩到昨晚的电视剧。

我突然想起小时候,没有空调的年代,整个夏天都是在这样的小巷子里度过的。那时候觉得日子很长,一个下午能做好多梦。现在虽然家里空调开得足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也许少的,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度,这种慢慢消磨时光的惬意。

界首小巷的消暑时光之所以让人留恋,不只是因为凉快,更因为这份热闹,这份人情味。在这里,消暑不是躲在房间里吹冷气,而是大家聚在一起,分享清凉,也分享生活。

太阳渐渐西斜,巷子里的光线变得柔和。青石板反射着金黄色的余晖,晾在竹竿上的衣服轻轻摆动。有人开始收拾小板凳,准备回家做晚饭。孩子们意犹未尽地收起弹珠,约定明天再来。

我起身准备离开,那股熟悉的穿堂风还在继续吹着。走出巷口,热浪再次袭来,但身上还留着巷子里的凉意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用它自己的方式,守护着一方清凉,也延续着老界首人夏天的记忆。明天午后,大概还会有人陆陆续续地走进来,在这条界首泄火的小巷子里,继续他们的消暑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