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萍乡小巷情缘何处寻
萍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这个问题突然冒出来的时候,我正站在南正街的石板路上发呆。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,几只麻雀在电线杆上跳来跳去。说来也奇怪,在这座生我养我的小城里,我竟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。
巷口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,老师傅拿着推子正在给老主顾理发。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,墙上老式挂钟滴答作响。隔壁早餐店的老板娘系着围裙在门口择菜,她丈夫端着茶杯坐在小凳上看报纸,偶尔抬头说两句话。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画面,忽然让我心里一动。
记忆中的巷子深处
往巷子深处走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我突然想起小时候,经常看到邻居李爷爷拎着菜篮子慢慢走回家。他的老伴总会在门口张望,见到他就笑着迎上去,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菜。那时不懂,现在回想起来,那份默契里藏着多少岁月的温柔。
再往前是家老式杂货铺,七十多岁的店主王奶奶正在整理货架。我问她在这条巷子住多久了,她眼睛弯成月牙:“从嫁过来那天起,整整五十二年喽。”她说年轻时和丈夫在这开了这家小店,丈夫前年走了,但她还是守着这里,“总觉得他随时会提着保温桶从里屋走出来,叫我喝他刚煲好的汤。”
这话让我站在原地,好久没挪动脚步。萍乡小巷情缘何处寻?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守候里。
转角处碰见初中同学小敏,她正牵着女儿的手从幼儿园回来。聊起来才知道,她和她先生就是在隔壁巷子的米粉店认识的。“那天下雨,店里就剩两个空位。”她笑着说,“现在每次路过那家店,我女儿都会说,这是爸爸妈妈第一次见面的地方。”
寻常日子里的微光
路过一家裁缝店,老师傅正在教徒弟如何给旗袍滚边。他的妻子坐在旁边缝扣子,不时抬头看看,递个剪刀、穿个针线。老师傅说话时,她会轻轻点头;她起身倒水时,会顺手把他的茶杯添满。这种无需言语的配合,比任何浪漫告白都来得真实。
我突然意识到,萍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答案或许不在轰轰烈烈的故事里,而散布在每条巷子的日常中。是清晨一起买菜时的讨价还价,是傍晚并肩散步时的闲话家常,是深夜为晚归的人留的那盏灯。
天色渐暗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我慢慢往回走,心里装着这一下午的见闻。路过那家老米粉店时,正好看见一对年轻人在分享一碗炒粉,女孩把自己碗里的荷包蛋夹给男孩,男孩又悄悄把最后一块肉放回她碗里。
站在巷口回望,炊烟袅袅,灯火可亲。这条走了无数次的巷子,因为多了这双发现的眼睛,突然变得不一样了。原来最动人的情话,就写在最平凡的日子里;最深厚的感情,就藏在最不经意的细节中。萍乡小巷情缘何处寻?它从未远离,一直在那里,静静地等着有心人去感受,去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