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车站的小街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5:23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走出津火车站,我都不由自主地被对面那条小巷子吸引。说实话,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和气派的车站广场比起来,简直像两个世界。广场上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,而巷子口却安安静静的,仿佛在邀请你走进去瞧瞧。

巷子口有家卖煎饼果子的小摊,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,熟客都叫他老李。我常在他那儿买早点,一来二去就熟了。有天我问他在这儿摆摊多少年了,他一边熟练地翻着煎饼一边说:“二十多年啦!火车站翻新过叁次,我这小摊可从来没挪过地方。”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往巷子里走,你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。才上午九点多,理发店老板已经开始给第一位客人理发了。隔壁洗衣店的老板娘正把洗好的衣服一件件挂出来,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洗衣粉香味。再往里走,能看见几个老爷爷坐在树荫下下棋,旁边还围着一两个观战的。

住在这条邻近车站的小街巷,生活特别方便。王阿姨在巷子里开了家杂货店,她说:“我们这儿虽然不大,但油盐酱醋、针头线脑的都有。很多老街坊宁愿在我这儿买,也不愿去大超市排队。”确实,这条巷子就像个小小的生态系统,满足着居民的日常需求。

最让我感动的是巷子里的人情味。上次我去拍照,碰见住在这儿的张奶奶正提着菜篮子上楼。她住在四楼,没有电梯,每次上下楼都要歇两次。她说想过去住电梯房,但舍不得这里的邻居。“我在这儿住了四十年,老街坊都知根知底的。晚上不舒服了,打个电话就有人来帮忙。”

傍晚时分,巷子就更加热闹了。下班的人陆续回来,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。小饭馆里坐满了人,有刚下火车的旅客,也有附近的居民。老板忙着招呼客人,服务员端着热气腾腾的菜穿梭在桌椅之间。这种烟火气,是大商场里的餐厅永远比不了的。

变化中的坚守

不过这条津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也在悄悄变化。去年巷子口新开了家奶茶店,装修得很时尚,和周围的老店铺形成鲜明对比。来买奶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给巷子带来了新活力。但更多的老店铺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,就像时光在这里走得特别慢。

修鞋的刘师傅在巷子里干了叁十多年,现在还在用那台老式修鞋机。他说不是买不起新的,而是用惯了,顺手。来找他修鞋的不光是老街坊,还有很多年轻人,他们觉得刘师傅手艺好,也喜欢和他聊天。“现在年轻人穿的鞋样式多,但我都能修。”刘师傅很自豪地说。

夜幕降临,巷子里的路灯次第亮起。从巷口望进去,暖黄色的灯光勾勒出巷子的轮廓,与远处火车站璀璨的霓虹灯形成对比。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,只有居民家中传来的电视声、谈笑声,偶尔还有自行车铃铛清脆的响声。

站在巷口,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舍不得离开这条邻近车站的小街巷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这里还保留着那份难得的邻里温情和生活气息。或许这就是城市的另一面——不光是高楼大厦和繁华商圈,还有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小巷子,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真正的底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