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江哪里有200元爱情,廉江200元爱情去处
一条老街的黄昏
那天下午路过城南旧街,电线杆上贴着的褪色广告被风吹得卷了边。"廉江哪里有200元爱情"这几个字莫名晃进了眼里。我捏着刚买的奶茶站在原地,塑料杯外渗出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。老城区总藏着些欲言又止的故事,像青苔爬满的墙角,你不知道下面盖着的是碎瓦片还是野薄荷。
穿人字拖的杂货店老板坐在藤编椅上看电视,泡沫箱里冰镇着荔枝和黄皮。我问他知道附近有什么适合情侣坐坐的地方吗,他挠着肚皮笑:"后生仔,拍拖不是看花多少钱,是看用不用心啦。"他指着巷子深处,"转角阿婆的糖水铺,绿豆沙才五块钱,学生们都爱去。"
这倒提醒了我。其实在廉江,那些藏着温情的小角落往往不需要砸重金。城北公园的日落观赏台根本不用买票,傍晚总能看到年轻情侣并肩坐在石阶上。晚风把女生的长发吹到男生肩上,两人分食着从流动摊贩那买来的叁块钱萝卜糕。远处推婴儿车的阿姨经过时会放慢脚步,眼里装着过来人的笑意。
说到流动小吃车,中学后门那家鸡蛋仔最近在年轻人里特别火。老板娘熟练地翻转模具,奶油香飘过整条街。很多学生会凑钱买一份,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。十五块钱的零食,倒比餐厅里几百块的大餐更有恋爱的甜味。上次看见穿校服的男生悄悄把第一块完整的鸡蛋仔递给女生,两人耳根都红扑扑的。
如果非要找消费稍高的去处,电影院隔壁新开的猫咖倒是不错。人均叁十八能撸猫一下午,布偶猫懒洋洋趴在顾客膝头,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画条纹。见过一对沉默的中年男女,专注喂猫时手指偶然相触,慌忙缩回去又偷偷笑。有些故事不需要喧哗,就像他们桌下轻轻碰在一起的皮鞋尖。
夜市灯火里的秘密
晚上七点后的文化广场完全是另个世界。烤生蚝的炭火哔啵作响,铁板豆腐在油锅里滋滋冒泡。穿情侣装的小年轻挤在章鱼小丸子摊前,为要不要加木鱼花笑闹。其实在廉江200元爱情去处这样的预算里,足够从街头吃到街尾——十块钱六串的烤面筋,五块钱超大杯的柠檬茶,八块钱会拉丝的芝士棒。
卖钵仔糕的大叔记得常来的情侣:"穿蓝裙子的姑娘最爱红豆味,她男朋友总多付五块说不用找。"这些零钱在铁皮钱箱里叮当作响,收集着廉江小城最朴素的浪漫。转角水果摊的阿姨会贴心地把西瓜切成心形,虽然要多收两块钱,但姑娘们看到都会惊喜地捂嘴笑。
江边长廊永远不缺散步的人。有对银发夫妻天天来,奶奶推着轮椅上的爷爷,走累了就停在观景台看渔船灯火。他们带保温杯装罗汉果茶,饼干用旧手帕包着。某天听见爷爷说:"跟了你六十年,都没带你去过欧洲。"奶奶拍他肩膀:"在廉江看一辈子江景不就挺好。"
想起旧街广告上那个令人困惑的问题。或许"廉江哪里有200元爱情"本身就不是在寻找具体坐标,而是在问这座城市还相不相信简单的心动。现在年轻人总说恋爱成本高,但你看凉茶铺前共享一碗龟苓膏的学生,手牵手数地上瓷砖的恋人,他们的快乐分明很便宜。
霓虹灯把骑楼轮廓染成紫色,晚归的摩托车载着穿工装的男女。女生环着男生的腰,安全帽贴着后背,像两株依偎的蒲公英。他们可能在工厂流水线相识,月薪不过叁千,但此刻后视镜里对视的笑容,比豪华餐厅的烛光更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