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耍女娃,吉林游玩女童趣事
松花江的风带着水汽迎面扑来,小姑娘的羊角辫被吹得左右摇晃。她蹲在江堤的石阶上,小手紧紧攥着吃了一半的冰糖葫芦,眼睛却直勾勾盯着不远处转动的彩色风车。
表姐家这个小丫头才五岁,精力旺盛得让人吃惊。早上刚带她去了北山公园,这会儿又嚷嚷着要坐船。我故意逗她:“船底下有水怪哦。”她歪着头想了想,特别认真地问我:“水怪吃不吃糖葫芦?分它一半是不是就不抓我们了?”童言无忌,把周围几个钓鱼的大爷都逗笑了。
松花江边的童真时光
租了条小木船,船夫是个皮肤黝黑的大叔,说话带着浓重的吉林口音。小姑娘上船后变得异常安静,小手扒着船沿,盯着荡漾的波纹出神。突然她指着水面惊呼:“鱼!蓝色的鱼!”哪有什么蓝色的鱼,不过是阳光透过水面形成的幻影。但她坚信自己看见了,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“蓝闪闪”。
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总能在普通的事物里发现神奇。现在长大了,反而失去了这种能力。和孩子在一起,好像能重新找回那种看世界的方式。
船靠岸时已是傍晚,西边的天空铺满了橘红色的晚霞。小姑娘累了,趴在我肩膀上打盹,手里还抓着那个风车。风一吹,风车就吱呀吱呀转起来,像在唱催眠曲。
第二天去了世纪广场,正好赶上周末市集。卖手工艺品的摊位前围满了人,小姑娘被一个做糖画的老人吸引住了。老人用勺舀起糖稀,手腕轻转,几下就画出了只翩翩起舞的蝴蝶。她看得入迷,连我喊她都听不见。
吉林的秋天来得早,才九月中,晨起已经能闻到清冷的空气里有淡淡的桂花香。带着孩子在城市里闲逛,不用刻意去什么景点,光是看看街巷里普通的生活场景,就足够让她兴奋半天。卖豆腐脑的早餐摊,公园里下象棋的老人,甚至路边突然窜过的花猫,都能成为她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回家的火车上,她突然说:“下次还要来吉林耍。”然后把头靠在我胳膊上睡着了。车窗外的田野飞快后退,我想,所谓吉林耍女娃,大概就是这样在寻常日子里,陪着她重新发现世界的奇妙吧。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在孩子眼里都是闪亮的宝石。
表姐后来告诉我,小姑娘回家后画了好多画,其中一张画的是“蓝闪闪”和它在水底的城堡。虽然画得歪歪扭扭,但能看出她真的很想念那段在吉林耍的时光。童趣就是这么纯粹,一件小事就能在心里种下快乐的种子。
这次带娃出游让我明白,旅行不必去很远的地方,重要的是和谁一起,以及怀着怎样的心情。在吉林这座北国江城,陪着孩子用她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,本身就是件很美好的事。那些简单质朴的快乐,反而最能打动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