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芜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,莱芜微信附近交友400元
最近在莱芜本地群里,总看到有人刷“莱芜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”这种消息。说实话,第一次瞥见的时候,我愣是盯着手机屏幕琢磨了半天——这到底是个什么路子?
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干脆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划拉了几下。好家伙,五光十色的头像在列表里闪烁,有个叫“莱芜小茉莉”的账号个性签名里就明晃晃挂着“400元畅聊”的字样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在面馆听见两个小伙子的对话,其中一个抱怨说刚加了个附近的人,没说两句话对方就发来收款码。
藏在数字背后的门道
其实这事仔细想想挺有意思。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,白天忙着搬砖,晚上回到空荡荡的出租屋,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。有些人就瞅准了这个空子,把微信附近交友搞成了明码标价的生意。我认识个在莱芜干房产中介的老李,他说现在连他们行业都有人用这招引流,先通过附近的人加好友,再慢慢推销房子。
不过要说这“莱芜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”的水可真不浅。上次和派出所的老同学吃饭,他提醒说最近接到好几起报案,都是通过附近的人加了好友,钱转过去立马被拉黑。有个更离谱的案例,对方收了钱发来段网红直播的录屏,这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现在这种“莱芜微信附近交友400元”的套路还在不断升级。有些账号会包装成正规陪聊服务,甚至出示虚假的营业执照;有的则打着“同城活动”的旗号,先把你拉进所谓的兴趣群,再慢慢推销高价课程。说到底,这四百块钱就像扔进水里的石子,能溅起多大水花还真不好说。
记得去年冬天,我们小区有个退休教师差点中招。对方每天准时给他发天气预报,坚持了半个月才提到收费项目。后来老爷子在社区讲座上感慨,现在这网络社交,温度都藏在二维码里了。
其实要我说啊,真想交朋友不如参加些线下活动。上周六文化宫办的读书会就不错,二十来个年轻人围坐着讨论《平凡的世界》,散场时好几个都互加了微信。这种认识方式,总比对着手机屏幕猜对方是人是鬼要踏实得多。
现在每次再看到“莱芜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”这样的信息,我都会想起老家院墙上那句褪色的标语——天上不会掉馅饼。这话放在二十年前适用,放在今天这些花哨的网络社交里,照样是这么个理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