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州那里有站小巷,雷州哪有站小巷
这几天老有人问我,知道雷州那里有站小巷吗?或者换个说法,雷州哪有站小巷?说实话,每次听到这个问题,我都得愣一下。这问的,是真找地方,还是有什么别的说道?
说起雷州,我脑子里先冒出来的就是那些老街道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边的老房子挨得紧紧的,墙缝里都长着厚厚的青苔。有些小巷窄得很,两个人并排走都嫌挤,阳光只能从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一点,在地上画出长长短短的光斑。走在里面,能闻到一股子老木头、湿泥土和不知名花草混在一起的味道,这大概就是很多人记忆里的雷州味吧。
所以当有人打听“雷州那里有站小巷”,我总觉得他们找的或许不是一条实际存在的路。也许是想找找童年记忆里某个总站着听戏、下棋的巷子口;也许是听长辈提起过,某个巷子曾是他们相遇、分别的“老地方”。这种巷子,它不在地图上,它只在某些人的念想和故事里。你专门去找,反而找不到了。
地名里的老讲究
咱们老一辈起地名,不像现在这么直接。一条巷子叫什么,往往都有它的由头。有的因为巷口有棵大槐树,就叫槐花巷;有的因为住着几户手艺人,就叫打铁巷。那“站小巷”这个名字,听着就挺有意思。为啥是“站”着呢?是以前人们总爱聚在那儿站着闲聊,还是那里曾有个小站台,等着牛车或者什么人?这里头的故事,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深。
现在城市变化快,好多老地方都变了样。原来那条窄窄的、坑洼不平的站小巷,保不齐早就拓宽成了能走汽车的大路,名字也可能换成了更“时髦”的什么商业街或者幸福路。你按着老名字去问“雷州哪有站小巷”,年轻人可能会一脸茫然地摇摇头,而老街坊则会眯起眼,想上好一会儿,才慢悠悠地指个方向,告诉你:“喏,就是原来那儿,现在不一样喽。”
这么一想,找这条巷子,倒有点像在和时间玩捉迷藏。你明明知道它存在过,也能从老照片、旧地图上找到证据,可当你真的走到那个位置,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那种感觉,有点失落,也有点奇妙。
我认识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公,他就跟我念叨过。他说以前他们那一片,确实有条小胡同,大家习惯叫它“站巷子”。夏天傍晚,家家户户搬出小板凳在巷子里乘凉,孩子们追逐打闹,大人们则围在一起,说着家长里短,那是整个片区最有烟火气的地方。后来旧城改造,巷子没了,大家都搬进了楼房。阿公说,现在条件是好多了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“可能就是少了那条能让大家‘站’下来,说说话的小巷子吧。”
所以你看,人们反复问起“雷州那里有站小巷”,问的可能不只是一条巷子,更是在问一种慢慢远去的生活节奏和邻里温情。那条小巷,成了一个符号,装着回不去的旧时光,和心里头那点放不下的牵挂。
如果你也好奇,不妨找个时间,去雷州的老城区里随便走走。不用刻意拿着地图导航,就那么信步由缰,钻进那些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小巷。用手摸摸那些斑驳的墙体,听听偶尔传来的几句雷州方言,或许在某个转角,你就能感受到一丝当年“站小巷”里的气息。那种感觉,很难用语言说清,但只要你亲身到了那儿,大概就能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