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附近300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40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收费站的夜晚

刘师傅摇下车窗,递出叁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。收费站的小姑娘麻利地扯下票,指尖碰到他掌心时,动作顿了一下。“晚上开车慢点,”她声音轻轻的,“这段路最近总起雾。”

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七次跑这段夜路了。从工业区到浏阳附近,一百二十公里,刚好够把陈年旧事翻出来晾一遍。他记得第一次见到小梅,也是在这个收费站。那天雨大得刮雨器都忙不过来,她撑着伞跑出来,敲他车窗问要不要热水。后来每次路过,他俩都会简短聊几句。再后来,就有了那叁百块钱的故事。

“叁百块能干啥呀?”当时小梅捏着那叁张纸币,笑得肩膀直抖,“买件衣服都不够。”可她还是收下了,说就当是借的。刘师傅知道,她老公在工地摔伤了腰,家里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女儿。这叁百块钱,在那个月可能意味着孩子的奶粉,或者一盒止痛膏药。

后来这成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约定。每次他路过,总会找个理由塞叁百块钱给她——有时说是代驾费,虽然她根本不会开车;有时说是帮忙买烟的找零。而她总会给他准备点东西:一盒自家腌的酸萝卜,几双厚棉袜,或者就是那句“路上小心”。

有一次他忍不住问:“你为啥总收这叁百块钱?”小梅正给他茶杯里加水,水壶悬在半空。“你要是不收,下次我咋好意思帮你带酸萝卜?”她反问得理直气壮,眼睛却看着别处。

其实刘师傅明白,这早就不只是叁百块钱的事了。就像他车里永远放着她织的那条灰色围巾,虽然线头有点歪,但特别暖和。这种情感很微妙,比朋友多点牵挂,又比爱情少点占有。在漫漫长路上,知道某个收费站有个人会记得给你留盏灯,这感觉就挺好。

上个月开始,他没再见过小梅。新来的收费员说,她辞职了,跟着家人去了南方。刘师傅愣在驾驶座上,手里还捏着准备给她的叁百块钱。那天他开得很慢,突然明白了她为什么总叮嘱这段路起雾——不是路上有雾,是眼里会有。

昨晚他又路过那个收费站,意外收到一个牛皮纸信封。新来的收费员说是小梅留下的。里面是九张百元钞票,整齐地用皮筋捆着,还有张字条:“老刘,围巾织了新的,放在后备箱那个纸箱里。叁百块钱的情谊,我都记着呢。”

刘师傅把车停到应急车道,打开双闪。后备箱里果然有个纸箱,除了围巾,还有她女儿画的一幅画——歪歪扭扭的卡车,和收费站的小房子。他坐在马路牙子上,点了根烟,看着远处收费站的灯光。这叁百块钱的爱情啊,说到底就是两个成年人,用最笨拙的方式,互相给了对方一点温暖。

现在他每次路过,还是会习惯性地摸出叁百块钱,然后愣一下,笑着摇摇头。那段浏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像车窗外闪过的路灯,明明灭灭的,却把那段路照得特别亮。他启动车子,汇入车流,知道这条路上曾经有过那么一点点真心,就足够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