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镇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,凤楼一品北镇网络社区
这几天闲着没事,我总爱点开浏览器收藏夹里那个熟悉的链接。蓝底白字的濒辞驳辞缓缓加载出来,“北镇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”这几个字跳进眼睛,心里莫名就踏实了。说起来,这个论坛在我们这儿可算是个老地方了。
记得最早发现它,还是叁年前帮亲戚找装修师傅的时候。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了条求助帖,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七八条详细回复,从水电改造的注意事项到瓷砖批发的优惠渠道,样样都说得明明白白。李师傅就是在那儿找到的,现在家里水管有点小毛病,还常请他过来瞧瞧。
街坊邻居的网上客厅
要说这凤楼一品北镇网络社区最吸引人的,倒不是页面多花哨,而是那股子烟火气。上周叁晚上,王大妈在“邻里互助”版块问谁家有多余的酵母,说是想做馒头发现超市都关门了。不到十分钟,叁楼的小张就回复说家里有,还特意装了一小袋挂在她家门把手上。这种事儿在论坛上太常见了,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发个喜报,哪条路上的井盖松了提个醒,甚至院里李爷爷种的葡萄熟了,也会发帖招呼邻居们去尝尝。
前两天我在“生活服务”区发帖问哪里有修老式缝纫机的,陈阿姨直接把她家那台闲置的借给了我,还说“放着也是放着,你用完了再还”。这种信任,在现在这个时代挺难得的。
最近论坛里最火的要数“旧物改造”板块了。赵老师每周都会分享他把旧木箱改造成花架、破牛仔裤做成收纳袋的法子,图文并茂,简单易学。跟着他的教程,我把孩子穿小的衣服改成了抱枕,发到论坛上还得了不少点赞。现在这个板块成了主妇们的最爱,大家互相出主意,怎么旧物利用,既省钱又有趣。
小城生活的大窗口
不只是家长里短,这个北镇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也是了解本地大事小情的窗口。去年政府规划新建公园的消息,我就是先在论坛上看到的。当时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还专门注册了账号,在帖子里回答大家对于选址、设施的问题,收集了不少好建议。后来公园真的采纳了论坛上提到的增设儿童游乐区的意见,现在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。
上个月社区搞垃圾分类宣传,也是通过论坛组织的。二十多个志愿者报名参与,在现场发放资料、讲解分类方法。组织者刘大姐说,要不是通过凤楼一品北镇网络社区发动,还真找不到这么多热心人。
对了,说到生活服务,论坛里的“跳蚤市场”可帮了我大忙。孩子长大了,婴儿车、学步车放在家里占地方,挂在论坛上半天就转出去了。既给家里腾了空间,东西又到了需要的人手里,这种感觉特别好。买我婴儿车的那位年轻妈妈后来还发帖感谢,说省了不少钱。
有时候晚上睡不着,我会翻翻论坛里的老帖子。2015年讨论北站改造的,2018年征集老街保护意见的,还有去年对于新建菜市场的投票帖...看着这些帖子,就像在翻一本北镇的成长相册。每个帖子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,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。
如今人人都有智能手机,各种社交平台眼花缭乱,可这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论坛却始终保持着活力。可能正是因为它的根就扎在这片土地上,连接的是真实的邻里关系。明天又到周末了,论坛上该有人组织晨跑活动了吧?我得记得上去看看,说不定还能碰上好久不见的老同学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