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品茶上课群辩辩,梧州茶艺学习交流群号
最近总听梧州的朋友提起喝茶的事儿,不是说随便泡个茶包那种,是正儿八经地学茶艺。街上茶馆开了不少,周末去坐坐,总能碰到些年轻人拿着小本本记笔记,怪新鲜的。
有次在老街的茶铺歇脚,老板娘边烫杯子边跟我唠:“现在不少人都想学这个,光我们这条街,一个月能收十来个学徒。”她冲我眨眨眼,“好些人还专门打听梧州品茶上课群辩辩呢,说是群里经常组织茶山游学,能认茶、学冲泡,还能结交同好。”
茶香里的慢生活
说起来,梧州人喝茶的历史能往上数好几辈。但现在的“品茶上课”不太一样,不再是老辈人那种纯粹解渴或者闲谈,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回归。试想啊,忙碌一天后,静下心来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满屋飘香,那股子烦躁不知不觉就散了大半。
我认识个90后姑娘小陈,她在保险公司上班,压力大得常失眠。后来偶然加入了个梧州茶艺学习交流群号,跟着群里的老师学了叁期。“现在周末都不睡懒觉了,”她说,“盼着去茶室,哪怕就安静地喝一泡同学泡的茶,心里都特别踏实。”她告诉我,群里不光教技艺,还讲茶文化、茶席布置,偶尔还组织去六堡镇的原产地看看。
这种学习不像上课考试,没什么压力。用他们的话说就是“玩着学”。错了没关系,重新再来;有心得随时在群里分享,大家互相点评,氛围轻松得很。慢慢地,很多人不仅学会了泡茶,连性子都沉稳了不少。
茶这东西很奇妙,它像一条纽带,把不同年纪、不同行业的人聚到一块儿。在那些茶艺学习交流群里,有退休的教师,有开网店的店主,还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。大家因茶相识,坐在一起喝茶时,话题从天南到地北,从工作烦恼到生活趣事,不知不觉中就打开了话匣子。
上次去参加他们的线下品鉴会,看见两个之前在群里因为冲泡水温争论过的男士,正凑在一起研究一把新买的紫砂壶,聊得热火朝天。当初那点小争执,早就化在茶香里了。这种因共同爱好结下的情谊,显得格外纯粹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,现在年轻人玩的东西这么多,怎么还有人对“老土”的茶感兴趣?其实不然。看看那些精心布置的茶席,搭配着当季的插花,听着轻柔的古琴曲,你会发觉,这种带着传统文化底蕴的休闲方式,正悄然成为城市里的一股新风尚。
如果你在梧州,也对茶文化有点兴趣,不妨留意一下身边的茶艺学习机会。不管是想系统学习,还是单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喝杯好茶,相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片小天地。毕竟,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有个让心慢下来的去处,确实是件挺美好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