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阳火车站小巷子,相近的火车站小街巷
穿过浏阳火车站那喧闹的广场,拐进旁边一条不起眼的岔路,仿佛瞬间就跨入了另一个世界。这里就是火车站旁的小巷,一条与铁轨平行却又节奏迥异的老街。
巷口的老榕树怕是有些年头了,枝叶密密匝匝地撑开,给半条巷子都投下了阴凉。树底下摆着几张矮矮的竹椅,午后总有几位老人坐在那儿,摇着蒲扇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火车轰鸣着进站出站,他们却像没听见似的,依旧慢悠悠地呷着茶。这光景,和几步之外行色匆匆的旅客形成了奇妙的对比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往里走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,两旁的房子都带着斑驳的痕迹。卖早点的大嫂认得常客的口味,不用开口,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就端了上来,浇头总是给得实在。隔壁杂货店的老板闲时会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口,收音机里放着花鼓戏,他跟着哼唱,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。
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来这里逛逛。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,炒菜的香味从窗户里飘出来,混着淡淡的煤烟味。有个大叔在自家门口支了个小摊,专门修拉杆箱的轮子——这生意,恐怕也只有在这火车站小街巷里才想得出来。他说,好些旅客的箱子轮子坏了,急着赶路,他十分钟就能给换个新的,价钱也公道。
这让我想起,这些火车站旁的小巷,似乎总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。它们紧挨着迎来送往的车站,见证着无数离别与重逢,自己却稳稳地扎根在那里,不随列车的节奏而改变。
再往深处走,巷子窄得几乎只能容一人通过。墙角的青苔湿漉漉的,偶尔有猫轻巧地跳过屋檐。一扇虚掩的木门里,隐约能看见天井里晾着的衣服,在微风中轻轻摆动。住在这里的人家,夜晚大概能清楚地听到火车经过时“哐当哐当”的声响,那声音久而久之,或许就成了他们入睡前的摇篮曲。
说实话,每次走进这条小巷,我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。外面的世界太快了,快得让人喘不过气;而这里的时间,却像是被拉长了的糖丝,柔软而绵长。坐在巷尾那家小小的理发店里,老师傅用推子慢慢地修剪着头发,镜子里映出墙上泛黄的海报,那一刻,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时光。
夜幕完全降下来时,巷口会亮起几盏昏黄的灯。不是那种刺眼的白炽灯,而是带着暖意的光,把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卖宵夜的小摊开始营业,简单的几样小菜,却因为那份家常的味道,吸引了不少夜归人。
这条浏阳火车站小巷子,就像铁轨旁一个安静的注脚,用它自己的方式,记录着这座小城的温度与呼吸。当又一列火车载着梦想驶向远方,它依然在那里,守着那份独属于火车站小街巷的、踏实而温暖的人间烟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