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贵港站旁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20:15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从贵港火车站出来,我都不急着往大路上走。倒是对出站口右后方那条窄窄的巷子特别感兴趣。说真的,你要是匆匆路过,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它——它就那么安静地躲在热闹的车站身后,像个不太爱说话的老邻居。

巷口总停着几辆有点年头的自行车,车筐里还装着没卖完的青菜。往里走几步,就能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,是铁轨的锈味儿混着旁边人家炒菜的香气。这边火车轰隆隆地刚开走,那边就传来锅铲碰着铁锅的声响,生活的节奏在这里变得具体起来。

巷子里的日与夜

白天的时候,贵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才慢慢醒来。有个大爷总是在固定时间搬出他的修鞋摊,工具摆得整整齐齐。他修鞋时戴不戴老花镜,得看天气,要是阴天,他就说“今天眼睛亮堂”。再往里走,你会看见几家开了很多年的小店,卖的东西五花八门——从螺丝刀到棒棒糖,好像这条巷子需要什么,它们就卖什么。

到了晚上,贵港站旁小巷弄就换了副模样。路灯不太亮,反而让各家窗户里透出的光显得格外温暖。还能听见电视机的声音,有时是新闻,有时是电视剧,偶尔夹杂着小孩写作业被家长念叨的动静。这些声音和远处火车站的广播混在一起,居然一点都不违和。

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来这里走走。既不是纯粹的白天,也不算真正的夜晚,巷子里的人好像都放松了下来。有户人家总是把饭桌摆到门口,就着最后的天光吃饭,偶尔路过都能闻到瓦煲饭的焦香。他们说这样凉快,但我猜,他们也是想和路过的老街坊打个招呼。

巷子中段有棵很大的榕树,树下总聚着几个下棋的人。他们下的很慢,一句话能分好几次说完,手里的棋子举起来又放下。你要是站旁边看久了,他们会招呼你坐,但不会主动和你聊天——除非你的棋艺确实值得他们开金口。

那些渐渐变少的风景

说实话,这样的贵港站旁小巷弄现在不太多见了。城市变得太快,好多老巷子拆的拆,改的改,变得整齐划一起来。而这里还保留着一点随意,一点不那么讲究的生活气息。墙角的青苔,窗台上晾的干辣椒,甚至哪家空调滴水在水泥地上砸出的小坑,都成了这条巷子独特的记号。

巷尾住着一位做竹编的老人,我去看过几次。他说现在没什么人学这个了,但手上还在编着。不是为了卖多少钱,就是习惯了。看着他灵巧的手指在竹条间穿梭,我突然觉得,这条巷子本身也像一件正在编织的作品,只是用的材料是日子,是声音,是气味,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来来往往。

有一次下雨,我在巷口的杂货店屋檐下躲雨。老板娘递给我一张小板凳,我们就这样看着雨帘从屋檐垂下。她说她在这开了二十年店,见过巷子里好多人的故事——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,谁搬走了又回来看老房子,连车站扩建时施工队都常来她这儿买水。“日子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嘛。”她说完这句,就继续整理她的货架了。

雨停了,我道谢离开。回头看去,湿漉漉的巷子在夕阳下泛着光,几个刚放学的小孩正小心地踩着水洼玩。他们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,和刚才的雨声一样清脆。这条贵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这样安静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,不张扬,却足够鲜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