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沐足300包吹,黄山洗浴300含吹服务
最近听朋友聊起黄山脚下的一些休闲服务,提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不少店铺都打着“沐足”“洗浴”的招牌,门口尝贰顿滚动屏上明晃晃写着“300包吹”“300含吹服务”这样的字眼。路过的人难免会多看两眼,心里嘀咕: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说起来,现在生活压力大,大家出门旅游都想放松放松。爬完黄山腿脚酸软,找个地方按按脚本来挺正常。但加上后面那半句“包吹”,味道就有点变了。我特意在那些店附近转了转,发现进出的人形形色色,有独自一人的中年男子,也有叁五成群的年轻人。
服务背后的猫腻
有次和常去那片的出租车师傅聊起来,他摆摆手说:“这您还看不明白?正规足疗哪需要特意强调这个?”他压低声音,“说白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,沐足只是个幌子”。这话让我想起前阵子扫黄的新闻,确实有些场所被查出借着黄山沐足300包吹的招牌做不正当生意。
其实稍微想想就懂,正规的黄山洗浴300含吹服务根本不需要这么露骨地宣传。大一点的温泉酒店,叁百块能泡温泉、蒸桑拿,还带正规按摩。人家宣传的都是环境多好、技师多专业,谁会把这种私密服务当卖点写在招牌上?
记得有回去正规足浴店,老师傅边按边聊:“我们这行被那些人搞坏了名声。”他说现在很多人一听足浴就往歪处想,其实真正学过的技师都知道,足底按摩讲究穴位经络,哪是那么简单的事。
消费者的困惑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这种店能一直开下去?可能确实有人冲着那个去的。但更多游客可能是被误导了——想着花300块体验下当地特色服务,结果进去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我有个外地朋友就上过当。他以为是正规黄山沐足300包吹,结果进去发现气氛不对,赶紧找借口溜了。“差点被坑,以后还是去明码标价的连锁店靠谱。”他后来这么跟我说。
现在这些店也学精明了,不会在线上平台写得太直白。但到地方一看,灯箱广告、小卡片该有的都有。有些甚至开发了“暗语”,生客进门先对暗号,确认是不是“懂行的”。
其实要我说啊,出门在外还是擦亮眼睛。真想要放松,黄山脚下那么多正规温泉酒店不香吗?环境好、服务正规,价格透明。何必去那些遮遮掩掩的地方,万一遇到突击检查,那才叫尴尬呢。
下次您要是去黄山旅游,看见这种广告,心里可得有杆秤。到底是真休闲还是另有所图,多观察观察总能看出门道。毕竟咱们出来玩图的是开心踏实,可不是去找麻烦的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