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连浩特怎么找公寓里的妹妹,二连浩特寻找公寓女伴
初到口岸城市的住宿烦恼
第一次来二连浩特出差,站在火车站门口有点懵。这座边境口岸城市不大,但满街的蒙汉双语招牌看得眼花。公司给的住宿预算有限,酒店住不起长的,短租公寓成了首选。可网上信息零零碎碎,特意问了本地同事,他神秘兮兮地说:“要找二连浩特怎么找公寓里的妹妹帮忙看房,她们手里才有好资源。”
当时没明白什么意思,后来在建设路闲逛时才恍然大悟。原来所谓“公寓里的妹妹”,是指那些专门负责公寓租赁的年轻女中介。她们通常穿着职业装,坐在临街公寓楼的玻璃办公室里,窗口贴着鲜艳的租房信息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看我徘徊,主动推开玻璃门问:“大哥要找房?我们这儿刚腾出套阳面单间。”
寻找公寓女伴的曲折经历
跟着她去看了叁套房子,路上聊起来才知道,这些姑娘大多蒙汉双语流利,对中蒙贸易商人的居住需求特别熟悉。小赵就是其中一个,她边说边比划:“蒙古客商喜欢带厨房的,韩国人必须要地暖,你们长期出差的都问能不能月付。”她手机里存着几十套房的视频,但坚持要带租客实地看:“照片拍不出楼道干不干净。”
不过找房过程也挺折腾。有回在某栋旧楼里迷了路,敲错门遇见个蒙古大妈,她不会说汉语,急得我直比划。最后还是靠楼道里偶遇的另一个中介姑娘解的围,她笑着用蒙语和大妈聊了几句,转头告诉我:“这栋楼水管老漏,我带您看旁边新装修的。”这些姑娘们似乎都互相认识,形成了个看不见的信息网。
后来在恐龙大街拐角遇到个特别实在的中介姑娘。她直接说:“哥,您要是预算紧张,我建议别租临街的,虽然装修新但晚上货车太吵。”她推的房源虽然旧点,但厨房锅具齐全,阳台还能看见对面的蒙古国货运列车缓缓过境。签合同时她提醒:“冬天记得每周开会儿水龙头,这边气温低水管容易冻。”
现在住久了发现,这些姑娘们就像社区活地图。谁家暖气不热要找哪个维修工,哪栋楼最近在翻修管网,甚至连哪家超市的蒙古奶茶粉打折都门儿清。上次卫生间灯坏了,给中介小马发微信,她十分钟就带着物业上门了,还顺手捎来我在快递点滞留叁天的包裹。
前两天公司新同事调来,悄悄问我二连浩特寻找公寓女伴有没有门路。我笑着把常联系的两个姑娘微信推过去,特意叮嘱:“记得说是我介绍的,她们能给免保洁费。”望着同事急匆匆的背影,突然想起半年前自己初来乍到时的茫然。在这座风沙漫天的边境小城,能遇到这些热心的“公寓妹妹”,确实是种难得的运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