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武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,邵武附近邀约3小时百元
最近在邵武的本地论坛里,总能看到类似“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”这样的帖子。说实话,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我心里还纳闷——这到底是在找什么活儿?
后来问了常逛论坛的朋友才弄明白。原来不少住在城东的居民,想找城西的老师傅学点手艺,比如修家电、做木工什么的。老师傅时间金贵,专门跑一趟不容易,干脆明码标价:叁个小时一百块,包教包会。这价格对想学技术的人来说挺划算,既不用欠人情,又能实实在在学到东西。
百元叁小时的由来
这种“邵武附近邀约3小时百元”的模式,还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。早几年菜市场旁边就有老师傅立牌子,写着“教编竹篮,叁小时包会”。那时候收费才五十,现在涨到一百,倒也算跟上物价了。李阿姨上个月就花一百块跟西门的王师傅学了补瓷碗的手艺,现在家里碗碟破了都不扔。“王师傅用锔瓷手艺教的,锔过的碗比新的还结实。”她边说边给我看手机里锔着蝴蝶钉的青花碗,“这钱花得值!”
不过这种邀约也得看缘分。上周我想找个人教安装吊柜,发帖两天都没回应。正准备放弃时,有个刚退休的木匠师傅私信我,说他正好闲着。你看,这种事急不得,得双方时间都对得上才行。
现在生活节奏快,很多人想学点实用技能,又没时间报长期班。这种短平快的教学方式正好满足了需求。我认识个90后小伙,连续四周每周花一百块,居然把水电安装的基本功都学会了。他跟我说:“比上网看视频强多了,有师傅手把手教,错了当场纠正。”
藏在邀约里的温情
最让我感触的是,这种交易往往不止是钱的事。城南的张奶奶每年冬天都会发帖,找人陪她去市场买年货,同样是“邵武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”。其实她儿子在外地寄的钱足够请保姆,但她就是想要个本地人陪着说说话。去年接单的大学生小陈,现在每周都去看她,早就不提钱的事了。
这种模式之所以在邵武能流行起来,大概是因为小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些。你请来的可能不只是个临时老师,说不定还能交个朋友。就像我家楼下修鞋的刘师傅,现在经常被请去教人保养皮鞋,他说最开心的不是赚那一百块,而是每次教完,学员都会变成熟客。
当然啦,这种私人邀约也得注意安全。我一般都是约在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奶茶店见面,时间也选在白天。毕竟互相不认识,谨慎点总没错。好在邵武地方不大,往往聊几句就能找到共同认识的人,这倒让人放心不少。
现在我的手机里还存着好几个老师的联系方式——有能教快速通下水道的,有擅长阳台种菜的,还有会修老式缝纫机的。哪天闲下来,我也打算一个个去学。反正叁个小时不长,一百块钱不多,能学到东西就是赚到。
哦对了,如果你也在邵武,下次看到“邵武附近邀约3小时百元”的帖子,不妨点进去看看。说不定就能找到你想学的,或者——你也能发个帖,把自己擅长的教给别人。这年头,谁还没点儿拿手本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