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100元小胡同,黄山百元小巷游
说起黄山,大家脑子里立马蹦出的是不是奇松怪石、云海翻滚?不过我今天想聊的,可不是那些挤满游客的热门景点。最近无意中发现了一条藏在黄山脚下的百年胡同,当地人管它叫"百元小巷"——这名字听着就让人好奇,对吧?
那天太阳刚爬到半山腰,我就拐进了这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。巷口晾着老式蓝印花布的衣服,空气中飘着炸臭豆腐的香味,几个老人家坐在竹椅上慢悠悠地摇着蒲扇。有个卖毛豆腐的大婶招呼我尝尝,五块钱一小碗,浇上辣酱,那味道绝了!
藏在市井里的老手艺
往巷子深处走,突然听见"叮叮当当"的敲打声。顺着声音找过去,原来是个老师傅正在做锡器。他手里的小锤子像在跳舞,不一会儿就把一块锡片敲成了茶壶的形状。我站在那儿看了足足半小时,老师傅也不赶人,偶尔抬头冲我笑笑。这样纯手工的锡壶,居然只要八十块,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再往前几步,有个姑娘坐在门槛上绣鞋垫。五彩丝线在她指尖翻飞,转眼就变出一对嬉水的鸳鸯。她说这手艺是跟奶奶学的,现在会的人不多了。二十块钱就能买一双,比机器绣的多了几分灵气。我买了一双准备送人,这可比景区那些千篇一律的纪念品有意思多了。
走到巷子中间,看见个推着木车卖酒酿的大爷。叁块钱一碗,还撒着桂花蜜。我边吃边和大爷闲聊,他说这条黄山100元小胡同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这里大部分东西都不超过百元。听到这话我忍不住笑了,这价格在别处怕是连杯像样的奶茶都买不到。
快到巷尾时,发现有个卖文房四宝的小铺子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正在教几个孩子写毛笔字。他说现在游客都爱往宏村西递跑,其实这条黄山百元小巷游才是真正能触摸到徽州脉搏的地方。我顺手翻了翻他案上的线装本子,纸页泛黄,透着墨香,十五块钱一本,当即就买了两本。
站在巷口回望,夕阳把整条巷子染成了金黄色。我突然明白,为什么那些住在附近的老人宁愿在这里消磨整天。这里的每块青石板、每扇木雕窗都在讲故事,而且是用最朴素的语气。这种体验,比在观景台上拍多少张照片都来得真实。
其实旅行不一定非要追逐那些标志性的风景。像这样花上半天时间,在一条普通的小巷里走走停停,尝尝当地小吃,看看老手艺,和街坊聊聊天,反而能感受到更地道的风土人情。你看我这趟黄山百元小巷游,连吃带玩加上买纪念品,总共才花了不到两百块,却收获了满满一背包的温暖记忆。
下次你要是来黄山,不妨也抽个下午,来这条百元小巷转转。记得空着肚子来,带上好奇心来,最重要的是——别急着赶路。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可能藏着惊喜,就看你愿不愿意放慢脚步去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