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体验茶艺文化
清晨的阳光刚洒进教室,窗外的茶山还蒙着薄雾,十几个学生已经围着长桌坐定。他们面前不是习题册,而是一套套白瓷茶具——这是大理某中学每周叁的特色课程,学生们都管它叫"茶艺课"。
留着齐肩发的李老师正在演示温杯烫盏,动作轻得像在抚琴。"同学们注意看,注水时要沿着盖碗边缘画圈。"她说着提起铜壶,水柱在空中划出晶莹的弧线。坐在前排的男生学着她的样子端详茶叶,鼻尖几乎要碰到青翠的叶芽。
茶香里的学问
这门课可不止是泡茶这么简单。上周他们学茶史,这周要实践滇红茶的冲泡。有个戴眼镜的女生边记笔记边嘀咕:"原来茶汤浓度和水温有关系啊!"她上次把普洱茶泡得又苦又涩,现在终于明白是水温太高了。
窗外偶尔传来其他班级的读书声,而这里只有盖碗相碰的清脆声响。穿民族服饰的白族学生小杨正在教同学"凤凰叁点头"的斟茶手法,他说这是跟奶奶学的。茶香混着少年们的笑声,飘过挂着扎染布帘的窗框。
最热闹的是品茶环节。孩子们互相品尝彼此泡的茶,有人皱眉有人抿嘴笑。"你的茶怎么有蜜香?""我按老师说的用了山泉水呀!"这样的对话常常在教室里回荡。有个调皮男生把不同茶汤调成了渐变色,被老师笑着说是"现代派茶艺"。
课程过半时,李老师会讲茶与健康的知识。她说大理本地产的沱茶适合饭后喝,能解油腻。学生们都竖起耳朵听,有个女孩立刻说回家要告诉总应酬的爸爸。
临近下课,茶席上散落着茶叶渣和试饮杯。值日生们小心地收拾茶具,有个男生还对着手机录视频,说要给在外地的父母展示刚学的茶艺。夕阳把茶台染成琥珀色,那些专注沏茶的身影,竟比背书时还要认真几分。
这样的课堂在大理已不是新鲜事。很多家长说孩子上完茶艺课后,吃饭时都能说出几类云南普洱茶的区别。而对学生来说,每周最期盼的,就是这节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品茶课。
铜壶又响起咕嘟声,新一拨茶叶在热水中舒展。或许某天,这些少年中真会有人成为茶艺师,但此刻他们只是享受着一杯茶的温暖。就像某个学生在周记里写的:"原来一片叶子遇见水,能变成这么美妙的故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