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源品茶喝茶值得推荐的海选工作室,济源品茶好店精选海选工坊
说起在济源找地方喝茶,好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:“有没有那种选择多、环境舒服还不用纠结去哪家的地方?”这不,前几天路过济源古城附近,还真让我碰巧发现了两家值得细聊的店——一家叫“济源品茶喝茶值得推荐的海选工作室”,另一家是拐角处的“济源品茶好店精选海选工坊”。名字听着有点长,但里头还真藏着些门道。
海选工作室:像挑水果一样挑茶叶
推门进海选工作室那一刻,我就觉得这地方挺有意思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小哥,正拿着小木勺从罐子里舀茶叶给客人闻香。他笑着说:“咱这儿像不像水果摊挑西瓜?得听声、看纹、闻味儿。”架上摆的茶叶少说也有叁四十种,从本地的毛尖到外地的乌龙,每罐都标了产地和冲泡建议。我试了一壶他们推荐的济源本地春茶,茶水清亮亮的,入口有种淡淡的板栗香。隔壁桌的大叔边喝边点头:“这比网上盲买强多了,能试喝还能唠两句,价钱实在。”
其实这种海选模式还挺聪明的——不用你费劲翻攻略,到店里转一圈,看中哪款现场就能开汤。特别是最近新到的桐木关红茶,泡开后满屋子的蜜糖香,几个结伴来的姑娘直接人手包了半斤带走。
海选工坊:慢悠悠的茶院子
往巷子深处再走百来米,白墙灰瓦的“海选工坊”就更像老朋友家的客厅了。院里摆着竹藤椅,槐树底下还吊着鸟笼。穿棉麻裙的茶艺师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:“急啥呀?茶要慢慢醒,人也要慢慢聊。”他们家主推“叁冲叁换”的品法,同一款茶用不同水温泡出叁层滋味。尝他们的特级白茶时,第一泡清得像山泉水,第叁泡居然喝出粽叶的回甘。
在这碰见位常客王阿姨,她说每周叁下午都来这儿坐着:“别家喝茶是解渴,这儿是养心神。上次带外地亲戚来,人家夸济源人真会过日子。”
两家店离得近,风格却不太一样。工作室像利索的现代超市,工坊像温吞的老式茶庄。但要说共同点,就是都把握住了“海选”的精髓——把选择权实实在在地交给客人。现在满大街都是网红奶茶店,能静下心来让人一杯杯试喝的传统茶空间反倒成了稀罕物。前两天带个北京来的朋友逛济源,他临走时感慨:“你们这儿喝茶啊,居然能喝出拆盲盒的惊喜感。”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——或许好的茶空间就该这样,既保留老传统的踏实,又带着点新派玩的趣味。
黄昏时路过工坊,看见几个年轻人正在槐树下拍盖碗里升腾的热气。竹帘被风吹得轻轻晃着,那缕茶香飘过青石板路,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总有人说——想认识一座城,先要喝透它的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