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品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58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穿过教学区的喧嚣,拐进泉州女子学院后街的那一刻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这里的时光像是被拉长了,连阳光洒在石板路上的角度都变得柔和。几家茶室就安静地坐落在这里,木质的招牌被岁月打磨得温润。偶尔有穿着校服的女生笑着走过,她们的书包上挂着可爱的小挂件,和这条老街形成了奇妙的对比。

最常去的那家茶室叫“闲隅”,老板娘是个四十来岁的阿姨,总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。第一次去时,她正在给窗台上的茉莉花浇水,头也不回地说:“随便坐,茶在桌上自己倒。”那种熟稔的语气,倒像是招呼常来的邻居。

茶杯里的时光印记

记得有次下雨天,店里只有我一个人。老板娘难得清闲,坐在对面泡起了铁观音。她说起这条后街二十年前的样子:“那会儿哪有这么多精致的茶室,就是几个老太太在巷口摆个竹椅,一壶茶能喝一下午。”她斟茶的手势很稳,茶水在杯中打了个旋儿,升起袅袅白雾。“现在的小姑娘也爱来,不过她们更喜欢拍拍照,发发朋友圈。”

我捧着温热的茶杯,忽然觉得这泉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 tradition 正在悄悄改变。老一辈人喝的是时间,年轻人喝的是心情,但那份对片刻安宁的向往,却是相通的。

茶室角落总放着几本被翻旧的书,有时是诗集,有时是小说。有次看到一个女生在这里复习备考,书本摊了满桌,却捧着茶杯望着窗外发呆。老板娘路过时轻轻敲了敲桌子:“茶凉了。”女生这才回过神来,不好意思地笑笑。那种善意的提醒,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温暖。

春天的时候,茶室会在后院摆出几张藤椅。坐在那里能闻到隔壁院子里飘来的玉兰花香,混合着手中绿茶的清新。偶尔有花瓣落在茶杯旁,就让它在那儿待着,成了这校园后巷品茶时光里最自然的装饰。

这条后街最迷人的地方,在于它恰到好处的距离感——离校园足够近,近到能听见下课铃声;又足够远,远到可以暂时忘记论文和考试。就像是生活的一个逗号,让你在奔波途中能停下来,喘口气。

昨天下午再去,发现“闲隅”的菜单上多了几款新式茶饮。老板娘说这是应学生们的要求加的,但她坚持保留着传统泡法的铁观音和正山小种。“总得有人记得茶原本的味道。”她说这话时,夕阳正好斜照在茶柜上,那些瓷罐子泛着柔光。或许这就是泉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在变化中守着不变,在匆忙中留驻从容。

走出茶室时已是黄昏,后街亮起了暖黄的灯。几个女生嘻嘻哈哈地走进另一家茶室,她们的到来让这条安静的老街瞬间年轻了起来。我想,明天大概还会再来吧,毕竟这样美好的校园后巷品茶时光,总是让人惦记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