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高州茶艺学习体验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24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高州品茶教室工作坊那扇古朴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。这味道不像香水那样浓烈,而是淡淡的、柔和的,仿佛一下子把外面的喧嚣都隔绝了。屋内,几张原木茶桌摆放得错落有致,上面整齐陈列着各式茶具,从温润的紫砂壶到透亮的白瓷杯,每一件都透着主人的用心。

飞辞谤办蝉丑辞辫的老师是个说话温和的中年人,他没有一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,而是笑眯眯地让我们先围坐下来。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复杂的,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熟练地温壶、置茶,“喝茶嘛,最开始就是解渴,慢慢才喝出点味道,喝出点门道。你们就放松点,跟着感觉走。”

从一片树叶到一盏清茗

水壶发出轻轻的嘶鸣声,热水冲入壶中,茶叶随之舒展翻滚。我低头看着杯中,原本卷曲的叶片,慢慢伸展开来,恢复了它们在枝头时的模样,茶汤也渐渐染上清亮的琥珀色。这个过程,竟有种奇妙的生命力。“很多人只知道茶好喝,”老师的声音在一旁响起,“但很少人会去想,这一片小小的叶子,要经过多少道工序,才能最终来到我们的杯子里。杀青、揉捻、干燥……每一步,都是时间和手艺的沉淀。”

他让我们轮流闻干茶香、杯面香和杯底香。说来也怪,同样是那泡凤凰单丛,不同阶段的香气竟截然不同——干茶是带着烘炒的暖香,注水后是奔放的花果香,而喝完之后,杯底却留下一丝清冷的甜。这种层层递进的体验,让我这个平时只会“牛饮”的人,第一次对杯中之物产生了敬畏。

在高州茶艺学习体验活动中,最让我着迷的环节是学习冲泡。原来,同样的茶叶,用不同的水温和冲泡时间,味道能差那么远。水温太高,茶就“熟”了,带着点闷闷的涩;时间不够,香气又“闷”着出不来。老师手把手地纠正我的动作:“手腕放松,水线要稳,心里别着急。”当我终于冲出一泡味道平衡、入口甘醇的茶时,那种成就感,比完成一个项目还要满足。

茶席上的片刻宁静

几轮冲泡下来,大家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了。有人分享自己家乡的喝茶习俗,有人说起第一次喝到老茶的感动。我们聊着天,喝着茶,时间仿佛慢了下来。在这个被手机信息轰炸的时代,能有一个下午,完全专注于手中的这一杯茶,专注于和身边人的真实交流,这种感觉,真的太珍贵了。

老师说,他开办这个高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初衷很简单,就是想让更多年轻人知道,茶不只是老一辈的饮品,它也可以很时尚,很生活。“你看,同样是社交,在咖啡馆是那种快节奏的、明亮的感觉;而在茶席上,是安静的、向内看的。两种都很好,只是不同的味道罢了。”

窗外的光线渐渐变得柔和,我们的体验也接近尾声。离开的时候,嘴里还留着那泡老白茶的枣香,手上似乎还存着紫砂壶的余温。这次体验给我的,不只是一些泡茶的技巧,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按摩。它让我发现,生活中那些细微的美好,往往就藏在一杯茶从热到凉的过程里,藏在茶叶从卷曲到舒展的瞬间中。或许,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,这片小小的东方树叶,始终能让我们为之着迷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