儋州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临近街巷休闲好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15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飘来的芝麻香

那天路过儋州车站,突然被一阵焦香的芝麻味牵住了脚步。循着味儿拐进右手边第一条巷子,竟发现个老师傅守着鏊子烙芝麻饼。铁鏊子被炭火烤得泛着青光,面团往上一贴,“刺啦”声里窜起白烟,转眼就膨成金黄酥脆的饼子。老师傅说这条巷子没有名字,车站扩建时差点拆掉,是街坊们联名保下来的。

往里走几步,景象忽然开阔。叁棵百年榕树撑开巨伞,树荫下摆着七八张竹椅,几个老人家正慢悠悠地喝茶下棋。穿花衬衫的阿婆坐在自家门槛上剥花生,见我好奇便抓了把塞过来:“尝尝,自家种的!”花生壳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破裂声,远处车站的喧嚣到了这里,都化作了穿堂风的背景音。

最妙的是巷子中段藏着的茶摊。老板娘用儋州特有的鹧鸪茶配着生姜熬煮,五块钱就能抱着搪瓷杯坐一下午。她说这条巷子好比城市的呼吸缝隙——往前五十米是川流不息的车站,往后五十米是车水马龙的大街,唯独这里还保留着摇蒲扇、喝闲茶的慢时光。

转角遇见童年游戏

再往深处走,竟撞见群孩子在玩我们小时候的“跳房子”。粉笔画的分格歪歪扭扭,小姑娘辫子上的红头绳随着跳跃上下翻飞。墙角堆着几个废弃的陶缸,不知谁在里面种了紫苏和薄荷,绿莹莹的煞是好看。这种临近街巷休闲好往处最动人的,就是这些不经意的生活印记。

卖凉粉的阿姨推着玻璃柜小车,敲着竹梆子穿巷而过。她在这条巷子卖了二十年凉粉,记得每个老主顾的口味。听说我要写巷子,她擦着玻璃柜说:“别看巷子窄,故事可比主街多得多。拆迁那年,大家把老门牌都钉在了这面墙上。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斑驳的砖墙上果然嵌着七八块搪瓷门牌,蓝底白字记录着消失的地名。

黄昏时分,巷子突然热闹起来。下班的人们故意绕道从这里经过,就为带份刚出锅的炸年糕。修鞋匠开始收拾工具箱,把明天要修的皮鞋整齐码放好。这种儋州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白天属于游客和闲人,傍晚才是真正的生活剧场。

当我循着来路往回走时,车站的灯光已经亮起。回头望去,巷口蒸腾着各家厨房的烟火气,与芝麻香、茶香混成独特的味道。突然理解为什么街坊们要拼命保留这条巷子——在日新月异的车站旁边,总该有个让时间慢下来的地方。那些青石板路咯吱作响,墙头小猫蹑足走过,老邻居隔着窗户聊天,这些碎片共同拼出了城市最柔软的底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