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州品茶上课,通州学茶道体验
这年头周末能去哪儿呢?逛街太吵,看电影也就那么回事。那天刷手机,突然看到通州品茶上课的广告,心里一动——要不,去学学泡茶?
说实话,刚开始纯粹是好奇。可一走进茶室,那股淡淡的茶香飘过来,整个人突然就静下来了。老师穿着素雅的棉麻衣服,正在烫洗茶具,见我们进来,抬头微微一笑:“来,先坐下感受一下。”
原来拿杯子都有讲究
我原本以为泡茶就是把开水往茶叶上一冲完事。可老师示范时,那行云流水的动作让我看呆了——温杯要顺时针转叁圈,注水要沿着杯壁慢慢来,就连端茶杯给客人都得用双手。我第一次尝试时,手抖得跟筛子似的,热水差点洒出来。
“别急,”老师轻声说,“茶道修的就是个心静。”她调整了我握壶的姿势,神奇的是,当手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,那股紧张感真的慢慢消失了。
在通州学茶道体验中,最让我惊喜的是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茶叶。原来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的区别不只是颜色,它们的制作工艺完全不同。老师拿出一泡铁观音,那香气,怎么说呢,像是春天清晨的花园,又带着一丝奶香的甜味。
“好茶是会说话的,”老师一边冲泡一边说,“你仔细听。”我凑近些,真的听见了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细微声响,像极了悄悄话。
茶桌上的人生课
中场休息时,我们品着自己泡的茶。旁边一位大姐笑着说:“这比喝咖啡有意思多了。”确实,当你亲手把一片片干枯的茶叶变成琥珀色的茶汤,那种成就感很特别。
老师这时讲了个小故事。她说曾经有个整天慌慌张张的生意人,来上了叁个月课,后来整个人都慢下来了。“不是动作慢了,是心定了。”她说着,给我们续上茶,“喝茶就是这样,让你学会在忙碌中找片刻的安宁。”
下午的课程我们学了茶席布置。素色的茶席布,配上简洁的插花,再摆好茶具,明明是很简单的几样东西,组合起来却特别雅致。我按老师教的摆了一套,虽然笨手笨脚的,但完成后看着还挺像样。
不知不觉,叁个小时就过去了。走出茶室时,天都快黑了,手里还提着老师送的几泡练习茶。奇怪的是,明明学了一下午,却一点都不觉得累,反而神清气爽的。
回家的地铁上,我还在回想那些泡茶的动作。忽然明白了,通州品茶上课教的不仅是泡茶技巧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,能慢下来认真做一件事,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幸福。
下周的课,我已经开始期待了。或许下次,我可以试着在家里布置个小茶席,邀请朋友来品品我泡的茶。当然,手法还生疏,但那份用心,应该能透过茶汤传递出去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