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清水磨工作室喝茶,乐清茶室水磨坊品茗
乐清水磨工作室喝茶
朋友说,带你去个有意思的地方,叫乐清水磨工作室。一听这名字,我心里直犯嘀咕,水磨?是跟老式磨坊有关,还是只是个文雅的说法?带着这份好奇,我们就出发了。车子拐进一条不太起眼的小路,周围渐渐安静下来,和主街上的车水马龙像是两个世界。
推开一扇木门,里面的光景让我愣了一下。没有想象中的机器工具,反而是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。空间敞亮,几张原木的茶桌随意摆放着,墙上挂着些字画,角落里还真有个小小的、装饰用的水磨模型。店主是个温和的中年人,他笑着迎过来,一边摆弄着茶具一边说:“名字是祖上留下来的念想,这儿啊,早就改成安心喝茶的地方咯。”我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“水磨工作室”,磨的不是米粮,是生活里那些浮躁的边边角角。
坐下来,看着店主不紧不慢地温杯、投茶、冲泡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子从容。他跟我们聊起这“乐清水磨工作室喝茶”的由来,说以前这儿还真是一间为乡邻加工粮食的作坊,后来虽然用不上了,但这份为他人“打磨”实物的心意,却想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。“现在嘛,就想着给大家提供一个地方,慢慢打磨一下心情。”他递过来一盏清澈的茶汤,这话听着,还真有几分味道。
我端起那小小的茶杯,茶汤色泽清亮,热气带着兰花香直往鼻子里钻。抿上一小口,初时微苦,但很快,一股甘甜就从舌根下涌了上来,回味悠长。说来也怪,就在这入口、回甘的短短几秒里,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好像真的被这茶汤洗涤、磨平了一些。周围很静,只听见水壶咕嘟的轻响,和偶尔几声低语。这时候才发觉,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,什么都不急着去做,只是单纯地喝一杯茶了。
乐清茶室水磨坊品茗
后来,我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处叫“乐清茶室水磨坊”的地儿。名字听着更像那么回事,直接点明了是喝茶的所在。走进去,感觉和工作室又有些不同。这里的布置更显古朴,老旧的房梁,石砌的墙面,甚至保留了部分过去水磨的痕迹,氛围感拉得更满。
为我泡茶的姑娘手法娴熟,话不多,但介绍起茶叶来却如数家珍。她说,很多老主顾就喜欢这儿,觉得在这老水磨坊里待着,心特别容易静下来。可不是嘛,坐在厚实的木凳上,手摸着粗砺的石壁,仿佛能听到时光流淌的声音,比任何刻意的装修都更能让人安心。在这里“品茗”,品的似乎不单单是茶的味道,还有这份沉静的历史感。
我忽然想到,无论是“工作室”还是“水磨坊”,它们的内核其实是相通的。一个用创新的理念承接旧意,一个用保留的态度延续传统,但最终都落在一个“茶”字上。它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,为奔忙的现代人,打造一个可以短暂停靠的港湾。我们需要的,或许就是这样一处不被打扰的空间,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,让味蕾和心神都回归到最本真的体验。
从那以后,每当我想找个地方清静一下,总会想起这两处地方。有时是去乐清水磨工作室,感受那份将旧物赋予新生的巧妙;有时则是去乐清茶室水磨坊,沉浸在那份原汁原味的古朴之中。一杯清茶,片刻安宁,这大概就是忙碌生活里,最能抚慰人心的滋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