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邮火车站300一次,高邮站服务一次叁百
那天路过高邮火车站,听到有位大叔在跟人打电话,嗓门挺大:“就高邮火车站300一次,还还价说不定能便宜点...”我下意识放慢了脚步,心里琢磨着,这说的是什么呢?
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看我站着发愣,笑着搭话:“来坐车的?现在这儿可比以前热闹多咯。”我顺着她的话问起刚才听到的,她摆摆手:“都是老黄历啦!现在早就不是这个价喽。”
记忆里的火车站
说起高邮站服务一次叁百,还真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事。那会儿表姐来玩,出站后想找个地方歇脚,问了一圈,附近的宾馆都按这个价收费。说是包含接送、住宿,还能代买返程票。表姐当时还嘀咕,这价格在别处能住两晚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车站周边的生意确实不好做。客流量时大时小,店面租金却不便宜。做餐饮的王师傅跟我说,他在这儿开了十年店,见过太多同行来了又走。“有时候一天就做两叁单生意,难啊。”他叹了口气,手里的抹布不停擦着已经发亮的柜台。
其实仔细想想,高邮站服务一次叁百这个说法,倒也不是随口乱喊的。接送客人要油费,帮忙搬行李得出力气,夜里还得留着人值班,这些成本加起来,确实也差不多。
现在的变化
最近再去火车站,发现变化真不小。新开了两家连锁酒店,明码标价,还挺实惠。原来那些个体旅馆也都重新装修了,价格透明得很。遇到个开民宿的年轻老板,他说现在都在网上接单,价格、服务写得清清楚楚,客人下单前都能看到。
“早就不兴那种一口价啦!”他笑着说,“现在竞争这么激烈,我们要靠服务和口碑留住客人。”他店里还提供免费茶水和地图,确实挺周到的。
我在站前广场转了转,发现指示牌特别清楚,出租车排队井然有序。还有个志愿服务站,大学生模样的志愿者正耐心地回答旅客的问题。这和几年前确实不太一样了。
不过,偶尔还是能听到有人提起高邮火车站300一次的老话。可能是习惯使然,也可能是对从前那种讨价还价的日子还有点怀念?但现实是,现在的服务更规范,选择也更多样了。
车站旁边开了家快餐店,我进去点了杯饮料坐下。听见邻桌几个司机在聊天,说现在跑车也不好做,大家都用打车软件,价格透明,服务评分摆在那儿,想糊弄客人是不可能的。
是啊,时代在变,服务的概念也在变。从前那种模糊的“打包价”渐渐被具体的服务项目和明确的价格取代,对咱们老百姓来说,这确实是好事。至少现在去火车站,不用担心被宰,各种服务明码标价,心里踏实。
夕阳西下,我又经过火车站,看着旅客们从容地进出车站。或许再过些年,人们就完全忘记“高邮站服务一次叁百”这个老说法了。不过它确实承载着这个小站发展的一段记忆,记录着这里从杂乱到规范的变化过程。
车站的钟声响起,又一趟列车缓缓进站。这些来来往往的旅客,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里曾经的故事。但没关系,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越来越好,这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