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卫校接活微信,安国卫校兼职联系微信
这条信息,你刷到过吗?
最近刷手机的时候,是不是偶尔会看到一个叫“安国卫校接活微信”的词?有时候它又换个样子,变成“安国卫校兼职联系微信”,在信息流的角落里若隐若现。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,心里就咯噔一下,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学校嘛!好奇心和一点点对兼职的渴望,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。
说实在的,咱们卫校的学生,平时课业不轻松,实操练习也多。但总有些空余时间,想着能不能找个兼职,赚点零花钱,也给家里减轻点负担。这种想法太正常了。所以,当“安国卫校接活微信”这种直接明了的信息出现时,吸引力是真不小。感觉就像有人摸透了咱们的心思,直接把路子递到你眼前了。
可这事儿吧,真不能脑子一热。我身边就有同学试着去加过。对方说得可好听了,什么工作时间灵活、日结、待遇高,特别适合学生。听着是挺美,但再往下聊,问题就来了。具体干什么工作,说得含含糊糊;工作地点在哪儿,也支支吾吾。就一个劲儿催着你先发个红包定金,或者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照片。这味儿,是不是一下子就变了?
馅饼背后,往往是陷阱
咱们静下心来想想,正规的招聘,哪有一上来就这么不透明的?正规的单位招兼职,巴不得把工作内容、地点、要求都说得清清楚楚,生怕你找不到地方。而这种只盯着“安国卫校兼职联系微信”这几个字做文章的信息,背后藏着什么,真的不好说。
往轻了说,可能就是骗点小钱,你发个红包过去,对方立马把你拉黑,你连人影都找不到。往重了说,万一涉及到一些不法的勾当,或者利用你的学生身份去做什么不好的事,那麻烦可就大了。咱们医学生,未来是要对生命负责的,个人履历上可不能留下任何污点。为了这点不确定的“快钱”,冒这么大的风险,太不值当了。
再说了,咱们的专业是护理,是医学。真要找兼职,也得找能锻炼专业技能、对未来有帮助的啊。比如去正规的诊所、药店帮帮忙,或者做做健康知识普及的志愿者。虽然可能钱不多,甚至没多少钱,但这份经历写在简历上,那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。比那个虚无缥缈的“安国卫校接活微信”,是不是踏实多了?
我琢磨着,为什么这种信息总能找到市场?可能就是抓住了我们想赚钱,又觉得门路不多的心理。其实啊,机会还是有的。多问问学校的老师、学长学姐,他们往往有更靠谱的渠道。学校的公告栏、官方群,有时候也会发布一些合作的医院或机构招募志愿者的信息,这些才是金子一样的机会。
下次再看到“安国卫校接活微信”或者类似的信息,咱可得多个心眼儿了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掉下来的很可能是陷阱。保护好自己的钱包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,比什么都重要。咱踏踏实实学好本事,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稳、更远。你说,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