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大学城约找学生,连云港高校区寻访学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5:09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在连云港大学城的林荫道上,你能感受到那种独属于年轻人的气息。背着画板匆匆走过的艺术生,抱着书本讨论课题的文院学子,还有操场上奔跑的身影——这里聚集着连云港最具活力的年轻人。我不禁放慢脚步,看着这些青春洋溢的面孔,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:若是想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在想什么,或许该来这儿看看。

顺着学林路往东走,路边渐渐热闹起来。奶茶店门口叁叁两两站着等单的学生,他们聊着刚结束的社团活动,讨论着周末去哪玩。我听见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和同伴抱怨专业课太难,另一个扎马尾的女生则在分享她刚找到的实习机会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,却让我觉得特别真实——他们正在经历的,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走过的青春吗?

校园内外的年轻面孔

下午四点多,图书馆前的空地上渐渐聚起人群。几个学生架起展板,正在为环保社团招募新成员。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,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和我们那时真不太一样。他们更敢想敢做,有个大二男生直言不讳地说,他正在筹备一个连接本地公司和学生的项目,“就是想试试看,能不能在毕业前做点有意思的事”。这话说得朴实,却透着股劲儿。

转角处的创业园区里,更是能遇见不少有意思的年轻人。我碰到一个计算机系的大叁学生,他和小伙伴开了个工作室,专门帮本地商家做小程序。“刚开始就是想着练练手,”他挠着头笑笑,“没想到还真有人愿意买单。”他说这话时眼睛亮亮的,那种既忐忑又期待的神情,让人忍不住想给他鼓鼓劲。

傍晚时分,操场上的热闹程度超出想象。跑道上有学生在夜跑,草坪中央的乐队正在排练,角落里还有几个学生在练习滑板。我在看台坐下,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,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大学城是座城市的青春注脚。这里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故事,这些故事或许平凡,却足够真诚。

学生食堂总是个能听到真心话的地方。我端着餐盘找了个位置,邻桌几个学生正在聊就业选择。一个来自北方的女孩说她想留在连云港,“这儿节奏刚好,机会也不少”。她说话时掰着手指细数这座沿海城市的优点,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欢做不了假。另一个本地男生则计划去外地闯闯,“总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”。这些不同的选择背后,是同样年轻而勇敢的心。

走出食堂时,天已经完全黑了。教学楼里灯火通明,图书馆的窗户像星星点点地亮着。我想起白天遇见的那些学生,他们或许会偶尔迷茫,会为考试发愁,会为未来忐忑,但那份属于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劲,却始终写在脸上。这座大学城就像个巨大的容器,装满了正在发生的青春故事,每个故事都值得被听见。

夜色渐深,我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。路过篮球场时,还能听见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和年轻人的欢呼。这座大学城在白天的喧嚣过后,依然保留着属于夜晚的活力。或许这就是年轻该有的样子——永远充满可能性,永远在路上。而那些正在这里求学的年轻人,他们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状态,恰好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