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附近学生约见500元
这几天在龙海本地论坛闲逛,有个帖子反复出现在眼前——"龙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"。说实话,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什么意思?约初中生做什么?还明码标价500块?
仔细看了发帖人的历史记录,发现他还在其他平台发了"附近学生约见500元"的内容。这两个标题太像了,明显是同一个人发的。我不禁放下手机,心里琢磨着:这该不会是那种不好的交易吧?现在的人都这么大胆了吗?
隐藏在标题背后的真相
抱着试探的心态,我注册了个小号联系对方。等了半天,终于收到回复。你猜怎么着?原来是个家教中介!对方解释说,因为平台限制,不能直接写"家教",所以才用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。
"现在家长都精得很,"对方发来语音,"直接写家教没人点进来看。用这种标题,点击率能翻叁倍。"听着这话,我真是哭笑不得。为了吸引眼球,连底线都不要了?要是真有家长需要家教,看到这种标题,谁敢联系啊?
说实话,这种打着擦边球的广告方式,在龙海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。上次还有个"周末陪游"的帖子,点进去才知道是摄影培训班。现在的商家,为了流量真是花样百出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"龙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"的标题,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。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后果不堪设想。想想都觉得后怕。
换个角度看问题
我把这事跟朋友说了,他倒是有不同看法。"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,谁不是在挣扎?"他边喝茶边说,"这种标题虽然不妥,但也反映了现实。500块一节课,说明家长舍得在教育上投钱啊。"
这话让我愣了下。确实,现在补课市场火热,一节课几百块不算稀奇。但用这种方式招揽生意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就像穿着睡衣去参加正式场合,再怎么解释也显得不伦不类。
后来我又想,或许这背后还有别的原因。比如平台审核太严格,正规标题发不出去;或者竞争太激烈,不出奇招就没人关注。但这种"附近学生约见500元"的表达,怎么看都是在玩火。
记得前阵子还有个新闻,某地有人用类似标题发广告,结果被警方盯上。调查后发现确实是在做家教,但也被严肃警告了。这种营销方式,实在不值得提倡。
话说回来,作为家长,要真需要找家教,看到这种标题会怎么想?我猜大多数人都会直接划过去吧。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复杂,谁也不敢拿孩子安全冒险。
这事让我想起去年帮亲戚孩子找家教的经历。当时在各种群里问,回复的人倒是不少,但都要求面谈。现在想想,这种谨慎是对的。毕竟教育这件事,不能光看价格,还得看人品和专业能力。
看着那个"龙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"的帖子还在首页飘着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或许发帖人觉得这是个聪明的营销策略,但实际上,这种方式既冒犯了他人,也可能给自己惹麻烦。
其实要做家教宣传,完全可以用更得体方式。比如明确写上科目、教学经验,或者附上以往的教学成果。虽然看起来普通,但至少让人安心。毕竟找家教这件事,信任才是第一位的。
这事也提醒我们,在网上看到什么都要多留个心眼。特别是这种语焉不详的广告,更要提高警惕。有时候,最吸引眼球的,往往是最需要小心的。
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,也不知道那个发帖人最后找到学生没有。不过我想,要是他换个正经点的标题,或许效果会更好吧。毕竟教育是件严肃的事,不该用这种轻浮的方式来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