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巷弄景
每次从福州火车站出来,我总习惯往右手边那条小巷子里钻。这条巷子可太有意思了,它就躲在火车站西广场旁边,要是不留神啊,可能就错过了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一脚踏进巷子,整个人就像从现代都市突然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。这边是高铁站来来往往的旅客,那边就是本地人慢悠悠的生活。巷子不宽,两边都是有些年头的老房子,墙面上爬满了青苔,偶尔还能看到几株从墙缝里钻出来的绿植。
巷口那家拌面店,老板娘总是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。“来了啊?”她认得我,虽然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。她家的花生酱拌面,味道那叫一个地道,面条劲道,酱料香浓,每次来我都得吃上一碗。店里就四张桌子,但生意特别好,附近的居民、出租车司机,还有像我这样专门找过来的食客,把小小的店面挤得满满当当。
再往里走,有个老伯每天下午都会搬个小马扎坐在家门口修鞋。他的工具摊开在地上,虽然简陋,但每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。路过的时候,总能看见他戴着老花镜,低着头,手里拿着锥子和线,一针一线地修补着鞋子。有次我问他,现在还有人修鞋吗?他抬起头笑了笑:“有啊,老顾客都认我这儿。”
这条福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是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。外面的世界变化那么快,这里却还是老样子。巷子里的生活节奏慢吞吞的,大家好像都不着急。
新旧交替的痕迹
巷子深处有家杂货店,招牌都褪色了,但还坚持开着。店里卖的东西五花八门,从针头线脑到酱油陈醋,什么都有。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大爷,他说这家店从他爷爷那辈就开始经营了。“现在年轻人都去超市啦,”他一边整理货架一边说,“但老街坊还是习惯来我这儿买点小东西。”
有意思的是,就在这家老店不远处,新开了一家咖啡馆。白色的墙面,落地玻璃,装修得很简约。老板是个叁十岁出头的年轻人,他说看中了这里安静,而且离火车站近,来往的旅客也能顺便喝杯咖啡歇歇脚。
这条火车站旁的小巷弄景,就这么奇妙地把新旧两种生活揉在了一起。老居民照旧过着他们的日子,新来的商户也给巷子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。有时候能看到修鞋的老伯和咖啡馆的老板站在巷子里聊天,那种画面,让人觉得特别温暖。
巷子里的猫也特别多,它们一点都不怕人,经常大摇大摆地在路中间晒太阳。有只橘猫特别胖,杂货店的大爷每天都会喂它。大爷说,这猫在巷子里住了七八年了,比有些租户待得还久。
傍晚时分,巷子渐渐热闹起来。下班的人骑着电动车叮铃铃地穿过巷子,各家厨房飘出炒菜的香味。站在巷子里,能听见锅铲碰撞的声音,电视里新闻播报的声音,还有邻居之间打招呼的声音。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,构成了巷子独有的生活交响曲。
虽然就在火车站旁边,但这条巷子就像是另一个世界。它没那么光鲜亮丽,却真实得让人心安。每次走在这里,我都会放慢脚步,感受这份难得的宁静。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巷子,这座城市才显得更加完整,更加有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