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火车站附近站街,邢台车站旁临街点
傍晚时分,我站在邢台火车站出站口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。有个本地朋友提过,这附近有些挺有意思的小店,就在车站周边转悠转悠。说实话,我对邢台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情况挺好奇的,不是说有什么特别的目的,就是觉得这种地方最能看尽人间百态。
往西走了大概两百米,拐进一条不算太宽的路。这条路应该是很多人说的那种“邢台车站旁临街点”了。路两旁密密麻麻开着各种小店,五金店、小吃摊、廉价旅馆,还有几家卖手机配件的小门面。卖煎饼的大妈和旁边修鞋的大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,空气中飘着香油和铁锈的味道。
这条街的白与夜
白天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清晨六点,第一批开门的早餐店冒着热气,赶早班的人匆匆买份豆腐脑。到了中午,送外卖的电瓶车在人群中穿梭,按喇叭的声音此起彼伏。而现在天快黑了,霓虹灯一盏盏亮起来,给整条街蒙上另一种色彩。
我在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前停下,和老板聊了几句。他说在这条街上做了十几年生意,见证了太多变化。“以前这里可没这么多店,”他一边翻动着锅里的栗子一边说,“火车站扩建后,人流量大了,做生意的也就多起来了。”他指了指对面那家旅馆:“那家老板我熟,他说每天都能接到刚下火车的客人。”
确实,这条邢台火车站附近站街的位置太特殊了。出站的旅客拖着行李箱,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片区域。有人急着找地方住下,有人想先填饱肚子,还有人需要买点日用品。这些看似普通的需求,撑起了整条街的生意。
往前走几步,看见两个年轻人站在路边商量着什么。听谈话内容,像是刚毕业来找工作的,在讨论该住哪家旅馆合适。其中一个说:“就住这吧,明天面试的地方离这不远。”他们最后选择了那家看起来最普通的招待所,价格应该很亲民。
这条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,它不像大商场那样精致,却特别真实。每家小店都在努力生存,各有各的生意经。那家卖烧饼的,明显是做熟客生意的,和每个路过的人都能说上两句话;隔壁的便利店,则把矿泉水、充电宝这些旅客急需的东西摆在最显眼的位置。
夜色渐深,街灯都亮了起来。我注意到,虽然同属邢台车站旁临街点,但不同路段的气氛也不太一样。靠近火车站的那段更热闹,而往里走稍微安静些,有几家小餐馆里坐着喝酒聊天的人,看起来更像是本地居民。
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理发店,里面坐着位老师傅,正在给客人剪头发。这种老式理发店现在不多见了,门面很简单,价格也便宜。老师说,他在这开店二十多年了,来的多是老主顾。“别看这店旧,熟客都知道我手艺。”他说这话时,手里剪刀也没停,动作熟练得很。
走在这样的街上,你会感觉到一种独特的生命力。它可能不够干净整洁,甚至有点杂乱,但每个角落都在诉说着故事。打工族、小老板、旅客、本地居民,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交汇,然后又各自散去。
快走到街尽头时,我回头看了眼。整条街笼罩在夜色中,店铺的灯光连成一片,偶尔有火车经过的轰隆声从远处传来。这条邢台火车站附近站街,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虽然不起眼,却充满了活力。它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的日常,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