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岩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邻近站区巷内同价服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4:18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到龙岩火车站出站口,总能听见拉客大姐压着嗓门的招呼声。她们不往正规出租车方向引,反倒冲着站旁那条窄巷子努嘴——那条被雨水泡得墙皮发皱的老巷,霓虹灯牌半亮不亮,写着些暧昧的字眼。

巷口蹲着个穿工装的男人,他掐灭烟头嘟囔:“说是200块全套,进门就变卦。”他撩起袖管露出结痂的抓痕,“才碰着腰带扣,突然闯进两个壮汉,手机相册被翻了个底朝天。”

巷子深处的价格游戏

我在巷子第叁家理发店见过更蹊跷的事。红旋转灯转得人头晕,老板娘边磨剪刀边打量路人。有个背包客刚问价,里屋突然响起警笛声——结果是手机铃声虚惊一场。但就这么几秒钟,柜台底下摸出叁四部对讲机,二楼的帘子后面传来沉重脚步声。

常年在站前跑车的李师傅说得直白:“他们这200元就是个鱼饵。真跟你进隔间的姑娘,永远在‘换班’。刚要谈正事,不是突然要加收空调费,就是说特殊服务得加价。”他方向盘往巷口方向转了半圈,“你看那几个蹲路边玩手机的,真当是等客呢?那都是在望风。”

站前超市的老板娘更是一语道破:“附近城中村拆迁那会儿,这巷子半夜常有人打架。后来装了叁四个摄像头,结果全是塑料模型。”她说着把找零的硬币按在我手心,“去年扫黄抓走两拨人,现在这些,都是重新组局的老油条。”

同价服务的真假谜团

所谓邻近站区巷内同价服务,根本经不起推敲。我亲眼见过穿制服的人员刚进巷子,整条街的卷帘门就像得了信号齐刷刷降落。等半小时后,某个理发店镜柜后面会探出脑袋,确认安全了才重新开门。

在巷尾旧楼里租住的老太太说得实在:“他们连自来水都敢收包月费。上月说来检查燃气的,结果在每户门框夹层塞小卡片。”她阳台正对巷子全景,晾衣竿上还挂着件被撕破的衬衫,“那晚闹得多凶,小姑娘哭着跑出来说被讹了八千八。”

现在这些场所学精了,前台永远只放正规价目表。但你要是用现金支付,他们立马换个脸色。要是扫码付款,收款方名字永远显示是“某某副食店”。站前辅警老周巡逻时总要多看几眼巷口:“这些人比我们还懂法律界限,永远差半步才能定罪。”

所以下次听见龙岩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招揽,最好捏紧手机快步走。那些藏在霓虹灯阴影里的门脸,就像火车站永远擦不净的地砖,看似明码标价,实则暗涌浮动。或许该去站前新开的那家连锁超市坐坐,至少那里的矿泉水,真卖两块五一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