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山如何约出来卖的学生,阿尔山学生约会指南
阿尔山的秋天来得特别早,九月初白桦林就染上了金黄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我在森林公园栈道上遇见一个穿着校服的女生,她正踮着脚试图拍树梢的松鸦。
“要不要我帮你?”我指着她手机够不到的树枝。她愣了一下,随即把手机递过来:“它在那里跳了十分钟,就是不肯让我拍清楚。”这就是我和小鹿的初次见面——她后来告诉我,这城市太小了,小到在森林公园都能碰见同校的同学。
校园里的偶遇
阿尔山真的不大,主干道就那几条。周末的河西市场总是很热闹,学生们会来这里买零食,或者聚在奶茶店写作业。我常去的那家蒙餐店,老板娘能记住每个常客的口味。“又来找同学啊?”她每次都会这么问,然后把飘着奶香的奶茶端上来。
在这里认识新朋友其实不难。图书馆二楼的靠窗位置,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,甚至只是在校门口等公交车时,一个微笑、一句对于天气的闲聊,都可能开启一段友谊。关键是要自然,就像林间的风,来了就来了,不需要太多理由。
共同的阿尔山记忆
小鹿说她想看遍阿尔山的四季,我们便约好了每次季节变换时一起去杜鹃湖。冬天的湖面结着厚厚的冰,我们踩着雪走上去,能听见冰层底下传来咕噜咕噜的水声。“像不像地球在打嗝?”她笑着问,呼出的白气在零下叁十度的空气里瞬间凝结。
这些约定慢慢变成了习惯。春天我们去石塘林看熔岩裂隙里冒出的新绿,夏天在天池边分享带来的蓝莓果酱面包。不知不觉,我们已经走过了完整的四季轮回。
阿尔山如何约出来卖的学生这个话题,其实完全误解了这座小城的温度。这里的人们习惯用最朴实的方式交往,一杯奶茶,一次散步,或者只是并肩看一场日落。那些装在书包里的零食,互相借阅的书籍,还有手机里分享的风景照片,都比任何刻意的安排来得真实。
留在风景里的时光
今年春天小鹿要去外地读书了,临走前我们又去了一次杜鹃湖。冰刚开始融化,湖边缘露出深蓝色的湖水。“记得回来看看,”她说,“看看我们的阿尔山变成了什么样子。”我点点头,把口袋里准备好的松塔递给她——那是去年秋天在森林公园捡的,已经风干成了浅褐色。
现在偶尔还会路过那家蒙餐店,老板娘依然会问起小鹿什么时候放假回来。窗外的白桦林又开始变色了,金黄金黄的,像我们初次遇见时那样。这座小城的故事还在继续,下一个转角,或许你也会遇见那个愿意和你分享四季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