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兰屯品茶上课群,扎兰屯茶艺学习交流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4:27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份茶香里的温暖

前几天翻手机,无意间点进了“扎兰屯品茶上课群”,看到群主王姐又在招呼周末的茶艺活动。屏幕上跳出那条熟悉的公告:“扎兰屯茶艺学习交流组本周六下午两点老地方,带大家尝尝新到的金骏眉。”我盯着这行字,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。这个群啊,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我生活里一个特别的存在。

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,纯粹是出于好奇。那是个春天的下午,我在文化馆二楼的教室外边徘徊了好一阵子。隔着门就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茶香,推开门,七八个人围坐在长桌旁,正听王姐讲解怎么辨别绿茶的形状。她看见我站在门口,立刻热情地招手:“快来坐,正好这泡龙井刚出汤。”那天的细节记不太清了,只记得那杯茶特别甘甜,还有大家随意聊天的轻松氛围,让我这个刚搬来扎兰屯不久的外乡人,忽然觉得这个地方亲切了许多。

我们这个扎兰屯品茶上课群,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成员里有退休的李老师,每次都要带着他那套精致的白瓷茶具;有开咖啡馆的年轻小伙小张,总想从传统茶道里找点新灵感;还有几个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,周末来这里放松心情。大家聚在一起,没有高深的理论,就是实实在在地泡茶、品茶、聊茶。王姐常说:“咱们别把喝茶想得太复杂,关键是喝得舒服,喝得明白。”

上个月学冲泡岩茶那次让我印象特别深。水温和时间总是掌握不好,泡出来的茶要么苦涩难当,要么淡而无味。坐在旁边的李老师看出了我的窘迫,乐呵呵地凑过来说:“别急,我刚开始那会儿,把几千块一斤的大红袍都泡坏过。”他拿起盖碗,慢悠悠地示范起来:“你看啊,水烧开了要等那么十几秒,注水的时候沿着边绕一圈……”那天我反复练习了五六次,直到泡出一杯还算像样的茶汤。虽然离李老师的水准差得远,但那种亲手泡出好茶的成就感,真的让人很开心。

茶喝得多了,慢慢发现品茶不只是嘴巴的事。去年冬天特别冷,群里组织了一次围炉煮茶。外面飘着雪花,我们挤在温暖的小茶室里,守着咕嘟咕嘟冒热气的陶壶。那天煮的是老白茶,茶汤呈琥珀色,入口醇厚绵长。不知谁提起了小时候家里用搪瓷缸泡茶的故事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聊起了各自记忆中的茶味。那种暖意,从手心一直蔓延到心里。我才意识到,原来茶香里藏着那么多故事和人情味。

现在啊,每周看看“扎兰屯茶艺学习交流组”又有什么新活动,已经成了我的习惯。不一定每次都能参加,但知道有这么个地方、这么一群人,心里就挺踏实的。前几天我还带了两个新朋友来体验,他们一开始拘谨地坐着,几杯茶下肚,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。看着他们从陌生到熟络的样子,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次。

有时候觉得,生活就像泡茶,需要合适的温度,需要耐心等待,也需要与人分享。在我们这个以茶会友的小圈子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,找到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,这个看似普通的交流组,能让我们这么留恋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