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艺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36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窗,在茶席上洒下斑驳的光影。教室里没有粉笔敲击黑板的声响,唯有电陶炉上沸腾的水声轻轻哼唱着。十几双年轻的眼睛专注地盯着茶艺师手中的盖碗,仿佛那是一件珍贵的文物。

“同学们注意看,注水时要沿着盖碗边缘画圈。”茶艺师微微倾斜壶嘴,蒸汽裹挟着茶香袅袅升起,“凤凰单丛的香气很特别,像不像我们江门老街雨后青石板的味道?”坐在前排的女生深吸一口气,惊喜地点头:“有股兰花香,还有点蜜味。”

当茶杯代替了饮料瓶

这门特别的课程开设在江门一所职业学校的选修课上。最初提出要在校园里开茶艺课时,不少老师都皱眉头:“现在的孩子哪会安静坐着喝茶?”没想到第一堂课就座无虚席,更有意思的是,平时总抱着手机的学生,居然能专注地摆弄茶具半小时。

小林同学是班上的“奶茶控”,第一次来茶艺课还偷偷带着珍珠奶茶。可当他亲手泡出第一泡凤凰单丛后,彻底被征服了:“原来好茶是这样的!比奶茶丰富多了,每一泡味道都在变化。”他现在成了茶文化推广员,经常拉着同学品鉴不同茶山的特色。

教学用的茶叶都来自本地茶山。茶艺课老师认为,要让年轻人了解茶,就得从他们熟悉的滋味入手。“就像江门学生品茶上课这样接地气的实践,比任何说教都管用。当他们发现家乡的茶叶不输名产区,那种自豪感是装不出来的。”

茶香里的文化密码

课程不局限于泡茶技巧。每片茶叶背后,都连着地理、历史、文学的密码。讲到红茶时,老师会说起早年江门华侨带着茶种远渡重洋的故事;泡乌龙茶时,又会聊起潮汕工夫茶如何融入本地生活。

“你们知道吗?老一辈谈生意不是在酒桌上,而是在茶盘前。”老师边演示“关公巡城”的斟茶手法边说,“一壶茶喝下来,人品、耐心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几个男生听得特别认真,他们即将实习,正发愁如何应对商务场合。

最让人意外的是,这门课还解决了实际问题。有个内向的女生,在茶艺课上找到了自信。她说:“我不擅长演讲,但通过奉茶,学会了如何与人舒适地交流。现在给客人泡茶,能自然地看着对方眼睛说话了。”

学子课堂茶艺体验不只是学技能,更像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茶让他们学会了“慢”——等待水温下降,观察茶叶舒展,感受滋味层次。这种专注和耐心,恰恰是课本难以传授的。

窗外榕树摇曳,教室里的茶香愈发浓郁。盖碗起落间,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荡漾。这群年轻人或许不会都成为茶艺师,但在未来某个疲惫的午后,他们一定会记得这个充满茶香的课堂,记得如何用一杯茶的时间,安顿忙碌的心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