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丘那里有站小巷,商丘这边有站小街
商丘那里有站小巷
前几天和老乡喝茶,他突然问我:"知不知道商丘那里有站小巷?"我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,这名字听着真有意思。站小巷,是站着的小巷子吗?还是说以前这儿有个车站?这种接地气的地名啊,往往藏着最鲜活的城市记忆。
说起商丘这边有站小街,我倒是常路过。那地方在凯旋路附近,现在看着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街道,两边开着早餐铺子和五金店。早上经过总能闻到炸油条的香味,杂货店老板把拖把挂在门口晾着,骑叁轮车的大爷慢悠悠地晃过去。可你要仔细看,能发现些不寻常——街道比旁边的巷子宽那么一截,老房子的山墙上还留着模糊的标语痕迹。
我专门去找巷子口修鞋的老张聊过。他在这条街边摆了二十年摊,手指捏着针线在帆布鞋底穿行,头也不抬地说:"早些年啊,这儿真停过长途车。"他努努嘴指向街角,"看到那个红砖房没?以前是卖票的窗口,去亳州、周口的乡亲都在这儿等车。"
这让我想起商丘那里有站小巷的来历。老城区改造前,汽车站还没搬到现在的位置,很多短途班车就在这种街巷里设临时站点。乘客站在巷口等车,久而久之,"站小巷"就叫开了。现在地图上可能查不到这个名字,但老商丘人提起来都心领神会。
有个特别暖心的细节。站小街东头有家开了叁十年的糖糕铺,老板娘孙姨告诉我:"以前等车的乘客常来买糖糕带着路上吃。"她撩起围裙擦擦手,"现在早班车五点多发车,我四点就起来生火,不能让赶路的人空着肚子。"金黄的糖糕在油锅里翻滚,甜香味飘过整条商丘这边有站小街。
其实像这样的老街巷,商丘还有不少。它们不像古城墙那样引人注目,却编织着市井生活的经纬。站在巷口能看到送孩子上学的母亲,蹲在路边下棋的大爷,晾在竹竿上的花衬衫。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,才是城市真正的呼吸。
我特别喜欢黄昏时分的站小街。夕阳把楼房影子拉得老长,下班的人拎着菜穿行其间。卖卤味的大嫂掀开锅盖,热气"噗"地腾起来。这时候最能感受到,虽然汽车站早已搬迁,但这条街依然承载着人来人往的温度。那些对于商丘那里有站小巷的记忆,都融进了日常的烟火气里。
或许每个城市都需要这样的地方——不光是地图上的坐标,更是街坊邻居共同的记忆容器。当你走在商丘这边有站小街上,脚下踩着的不仅是柏油路面,还是一层又一层迭加起来的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