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州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,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
这两天刷手机,总看到“台州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”这个话题在热搜上挂着。说实在的,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,我心里还嘀咕:这年头,谁还打电话啊?微信语音不香吗?可点进去细看,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事情是这样的,台州几个初中生搞了个“生意”:花50块钱,就能跟他们通叁个小时电话。你可以跟他们聊作业难题,倾诉成长烦恼,甚至就是单纯闲聊。这个消息一出,不少人都觉得挺新鲜——不是都说现在的孩子沉迷网络,不会跟人交流吗?这不得了啊,人家不但会交流,还把交流做成了“生意”。
这通电话背后藏着什么
我特意找了几个体验过这个服务的人聊了聊。一个初叁学生的妈妈告诉我,她女儿试过一次后,整个人开朗了不少。“那孩子说话特别有意思,不像我们大人动不动就讲大道理。两个孩子聊偶像、聊学校里的趣事,笑声不断。挂了电话,我女儿还意犹未尽地哼着歌。”这位妈妈感慨,“有时候,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,就是找个能懂自己的人说说话。”
还有个体验者是位退休教师,他说纯粹是好奇才试试的。“我就想看看现在的孩子在琢磨什么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我们聊了整整叁小时,从天文地理到校园生活,那孩子懂得可真不少。最让我惊讶的是,他居然能安静地听我讲年轻时候的故事,还问了好多问题。”老先生说着说着就笑了,“这50块钱,花得值。”
仔细想想,这个“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”服务能火起来,不是没道理的。现在的孩子压力确实大——学校里的功课、父母的期望、还有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,这些东西堆在心里,总得找个出口。跟父母说?怕他们担心。跟老师说?又放不开。跟同学说?有时候竞争关系摆在那里,有些话还真不好开口。
这几个台州初中生提供的,就是一个安全的倾诉空间。他们之间没有代沟,能真正理解彼此的感受。而收费这个设定也挺妙——既能让服务显得正规,避免无谓的打扰,又能让孩子体会到靠自己的能力赚钱的感觉。
当然了,也有人提出质疑:这么小的孩子做这个合适吗?会不会影响学习?安全问题怎么保证?这些担忧确实在理。据了解,这几个孩子在推出服务前就跟家长商量过,通话全程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,而且设定了明确的规则——不涉及隐私,不聊不合适的话题,学习时间绝对不接电话。
其实回过头来看,“台州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”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多讨论,是因为它触碰到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——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我们是不是渐渐失去了慢下来倾听的能力?当所有的交流都在追求效率和目的,是不是忘记了,有时候交谈本身就是一种治愈?
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:其中一个初中生在接受采访时说,他们做这个不只是为了赚钱。“有时候打电话来的人说着说着就哭了,我们就安静地听着。等他们说完了,心里那块大石头好像就变小了。”这话从一个孩子嘴里说出来,让人感触良多。
或许,我们都该学学这几个孩子——在忙碌的生活中,留出一点时间,安静地听别人说说话。这种纯粹的倾听,在这个时代已经变得奢侈。而他们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提醒了我们:有时候,最好的帮助就是认真地听,真诚地回应。
这个小小的“电话服务”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某种缺失。下次当你想找个人聊聊的时候,不妨也想想: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、不被打断地说过心里话了?又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,真正地倾听过别人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