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匀同城喝茶上课,都匀品茶学习交流活动
最近听说都匀有个特别的活动在悄悄流行,叫做"喝茶上课"。刚开始听到这名字时我还纳闷,喝茶就喝茶,上课就上课,这俩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呢?后来通过朋友介绍,我亲自去体验了一次,才发现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。
那是个周末的下午,我们约在都匀老城区的一家茶室。茶室布置得很雅致,木质的桌椅,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。来了十几个人,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,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桌旁。主持人是位穿着棉麻衣服的茶艺师,她笑着说今天要教大家泡都匀毛尖。
从茶叶到茶汤的奇妙转变
"很多人都喝过都匀毛尖,但知道怎么泡出它最好味道的人还真不多。"茶艺师边说边拿出茶叶,"看,这就是咱们都匀的特产,形似鱼钩,满披白毫。"她让我们每个人都凑近闻了闻,那股清香确实让人精神一振。
接着她开始演示怎么温杯、投茶、注水。说来惭愧,我平时泡茶就是随便抓把茶叶往杯子里一扔,倒上开水就完事了。看着她那么细致地操作,我才意识到原来泡茶有这么多讲究。"水不能太沸,85度左右最合适,"她解释道,"第一泡只要30秒,主要是唤醒茶叶。"
最让我惊讶的是,当她把这第一泡的茶汤分到我们的小杯子里时,那股香气简直绝了!比我平时泡的茶香了不止一倍。大家都忍不住发出赞叹声,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学着操作。
这时候气氛就热闹起来了。有人手忙脚乱地把水洒出来了,有人忘记计时了,还有人纠结该放多少茶叶。茶艺师就在旁边耐心指导,时不时开个小玩笑缓解大家的紧张。这种都匀同城喝茶上课的方式,既轻松又能学到东西,比正儿八经坐在教室里听课有意思多了。
茶香里的都匀故事
在等待茶泡好的间隙,茶艺师还给我们讲起了都匀毛尖的历史。她说都匀产茶少说也有上千年了,明朝时候还成了贡品。听着她娓娓道来,看着手中这杯清亮的茶汤,突然觉得手里的这杯茶不一样了,它承载着都匀这片土地的故事。
这时候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大哥插话了,他说他爷爷那辈就是种茶的,小时候经常跟着去茶园。"现在工作忙了,反而把这份传统给忘了,"他感慨道,"今天来参加这个都匀品茶学习交流活动,突然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。"
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。确实,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静下心来泡杯茶、聊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。这个下午,我们不仅学会了泡茶,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种慢下来的方式。
茶过叁巡,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。从茶叶聊到工作,从茶具聊到生活,原本陌生的一群人,因为这一壶茶变得熟悉起来。有人分享了自己去茶山游玩的经历,有人说起第一次品茶的趣事,茶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临走时,茶艺师送了我们每人一小包都匀毛尖,让我们回家可以练习练习。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,周末都会约上叁五好友,一起喝茶聊天。有时候我们还会尝试不同的茶叶,互相交流心得体会。这种以茶会友的方式,让生活多了几分雅趣,也让友情在茶香中愈发醇厚。
现在想想,这个喝茶上课的活动之所以这么受欢迎,就是因为它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既增长了知识,又结交了朋友,还体会到了咱们都匀茶文化的魅力。如果你也在都匀,不妨去体验一下,相信你也会爱上这种特别的休闲学习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