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清学生品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茶香飘进教室
早晨七点半,临清某中学的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茉莉花香。这不是谁的香水味,是同学们课桌上茶杯里散发的气息。班主任李老师捧着白瓷杯走进来,笑着说:“今天咱们边喝茶边背古诗,看看会不会更有味道。”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取茶具声,这场特别的晨读课就这样开始了。
坐在第叁排的小王轻轻吹开浮在水面的茶叶,抿了一小口。他发现温热的茶水流过喉咙后,原本困倦的大脑好像清醒了不少。“奇怪,以前早上背诗总是记不住,今天这首诗读了两遍就会背了。”他小声对同桌说。同桌小张正盯着茶杯里舒展的茶叶发呆,突然恍然大悟似的:“我懂了!这首诗里说的‘清欢’大概就是现在这种感觉吧?”
其实最开始,这个“品茶上课”的点子是一位语文老师偶然想到的。她发现学生上课总犯困,就允许大家带茶水来教室。没想到短短两周后,不仅打瞌睡的人少了,连课堂讨论都热烈了许多。现在,整个年级都在尝试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。
高二班的刘老师有自己的观察:“学生手里捧着温暖的茶杯,反而比玩笔、转书本更能集中注意力。也许是喝茶这个动作本身就需要一点点专注,这种专注自然就带到了课堂上。”他注意到,即便是最坐不住的学生,在慢慢品茶的过程中也能安静下来思考问题。
不一样的课堂氛围
周叁下午的历史课上,同学们正在讨论茶马古道。这节课恰好大家都带着各自的茶叶,教室里的茶香似乎给这个话题增添了特别的真实感。当老师讲到古代的商队如何把茶叶运往西藏时,有同学忍不住举起手中的茶杯端详起来。
“老师,我们现在喝的这种茶,古代也有吗?”一个扎马尾的女生好奇地问。这个话题一下子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,同学们纷纷比较起各自带来的茶叶,讨论它们的历史渊源。不知不觉中,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可以品尝、可以闻到的鲜活内容。
教导主任最初还担心喝茶会影响纪律,但巡视了几次后彻底改变了看法。“最开始我以为会看到乱七八糟的场面,结果恰恰相反。学生们小心地摆放茶杯,轻声交流茶叶的种类,整个教室给人一种...怎么说呢,有种沉静又活跃的感觉。”他说这话时,脸上带着意想不到的欣慰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个习惯还催生了学生们的分享精神。小陈同学家里种茶,每周都会带来不同品种的茶叶分给同学。“以前大家课间都各自玩手机,现在会互相品尝带来的茶,聊聊这茶的味道和来历。”他说着,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我好像也因此交到了更多朋友。”
当然,任何事情都有需要磨合的地方。刚开始有同学不小心打翻茶杯,弄得书本湿透;还有人泡茶太浓,整节课精神过度兴奋。但这些小插曲反而让师生们一起想办法,制定了既方便又安全的品茶规则。
慢慢地,整个校园都融入了这份独特的茶香气息。清晨的教室里,不再是此起彼伏的哈欠声,而是茶杯与桌面轻碰的细响,还有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身姿。就连最调皮的学生,也学会了在品茶时静下心来,享受片刻的宁静。
这种校园茶香伴读时光,似乎不只是改变了课堂形式,更悄悄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。一位同学说得挺有意思:“端着茶杯,感觉自己不像是在死记硬背,倒像是在品味知识,就像品味杯中茶的余香一样。”或许,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——在不知不觉中,让学习变成一种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