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们附近300带吹电话,图们一带叁百吹话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0:46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图们附近300带吹电话这个老话头,现在年轻人可能都摸不着头脑了。前阵子我去江边早市买菜,听见两个老爷子蹲在道牙子上唠嗑,一个说"现在这手机摇一摇就能视频,可比咱们当年图们一带叁百吹话通费劲巴拉强多了",另一个跟着直拍大腿。我这好奇心一下子就给勾起来了,凑过去递了根烟,这才听他们唠明白里头的故事。

原来在七八十年代,图们江沿岸的屯子都指着那种手摇式电话机。那时候整个公社就大队部有一部电话,想往外头叫人得先摇手柄。"喂?总机吗?给我接叁道崴子老张家!"您猜怎么着?这"叁百吹话通"说的就是得使唤总机转接——手摇电话机不是带着个吹嘴嘛,要喊叁遍才能把线接通,有时候信号不好还得对着吹嘴使劲喊,老乡们就戏称这是"吹电话"。

老式电话里的烟火气

现在想想那场面可真热闹。王婶家儿媳妇要生了,得摇电话找镇上的接生婆;李叔家牛犊跑丢了,也得靠这图们附近300带吹电话招呼乡亲帮忙找。有一回下暴雨冲断了线,整个屯子急得团团转,最后还是电话员顶着雨顺着电线杆子查了半宿。那时候虽然通话质量忽忽悠悠的,可邻里关系倒是实实在在的。

我特意去拜访过退休的老电话员赵大爷,他摸着布满老茧的手掌说:"那铁疙瘩现在送博物馆都没人要喽!可当年谁家遇上急事,不都眼巴巴望着总机那间小屋子?"他记得最清楚的是1985年发大水那天,电话铃响得跟催命似的,他硬是守着总台接了叁百多通报信电话,嗓子都喊出血丝。

转眼间手机都换了好几茬,当初摆电话机的那张八仙桌现在改放路由器了。去年村里搞民俗展览,年轻人见到那种带摇柄的电话机都当成新鲜物件,举着手机咔嚓咔嚓拍个没完。倒是那些上年纪的人围着电话机转悠,这个摸摸听筒那个晃晃摇柄,眼神里都是年月。

要说这图们一带叁百吹话通的老传统,倒让我想起现在满格的信号虽然痛快,可少了点啥。以前等着转接时跟总机唠几句家常,现在直接拨号连对方喘气声都听得真真切切,反而不知道开口说啥好了。就像江对岸新修的观光塔亮闪闪的,可老辈人还是习惯望望江心岛上那个破旧的航标灯。

前两天看见几个半大孩子用纸杯和棉线做土电话,在院子里玩得嘻嘻哈哈的。线绷得直直的,一个孩子对着纸杯喊"喂喂",另一个把纸杯扣在耳朵上。这场景让我突然觉着,虽说图们附近300带吹电话成了老黄历,可人与人之间那份想连着、想通着的心气儿,倒是一直没断过线。

推荐文章